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0-06-13

  导言:1599美元一张的入场券并没能分流开发者们对于苹果的热情,尽管在过去近三年时间里,并不是每个苹果应用软件商店参与者都拿到了苹果的三七开分成,可这并不能阻碍WWDC开发者大会的吸引力。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趋势只是WWDC上的正餐,更多的佐餐养料变成了分包开发的商业机会,以及苹果粉丝们的交际场。

  开发者的生意经

  在6月7日WWDC开发者大会开幕的前一天,赶到旧金山的苹果程序员和粉丝们已经提前集体释放了自己的狂热,在紧邻WWDC会场的苹果商店门口至少云集了500多人,大家都在等待开门,因为整个加利福尼亚州只有这个店可以直接买到iPad,而不用像其他地方的苹果商店那样必须提前网络预定。苹果希望让这些最核心的产业链条参与者能够获得足够愉悦的满足感,哪怕只是能够不用预定等待被饥渴营销簇拥的iPad。而这些参加WWDC开发者大会的苹果铁杆程序员们,早在预定WWDC入场券时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狂热,2010年的那5000余张入场券只用8天就卖光了,2009年售光用了32天,2008年第一次售光时更是耗费了50天,要知道今年苹果把1295美元的门票价格提升到了1599美元,这个价码足够买三台热销的iPad了。

  为什么一贯宅男姿态的程序员们会云集旧金山听苹果布道,哪怕中午只是吃组委会提供的三明治盒饭,也不愿意在午休间隙离开会场呢。来自纽约的大卫·乔纳森在现场采访中回答道:“机会,苹果给了普通程序员一些机会参与到苹果的产业链条,而不是像大型软件公司或者硅谷创业公司那样需要考虑严酷的竞争生态,并不是谁都能搞出来Facebook和hulu,我和邻居一块作的艺术欣赏应用,可以让iPhone上的图片以油画滤镜方式显示,我们的程序肯定没有游戏类应用热销,我们并没有指望在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上卖软件发财,关键是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找到了足够开放的展示环境,挣不到钱,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在WWDC现场听苹果的技术演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WWDC现场可以结识朋友,可以找到一些乐子。”而委托加利福尼亚的亲属帮忙买票才成行WWDC的庞欣,代表着另外一派程序员,他在采访中对本刊记者说道:“我们最早几个人合伙做了一个游戏公司,试图专门为iPhone开发小游戏,前后通过审批了三款游戏,我们自认为这些小游戏都还算好玩,但是苹果应用软件商店只推荐前25款排名靠前的推荐制度,让我们被淹没在数万小游戏之中,每天几乎只有3美元的付费下载收入。如果不在游戏创意和特色营销上有高人一等的地方,往往陷入非英语文化障碍的漩涡,不要看那些通过苹果应用软件商店拿到获利分成的少数成功者,他们也许只占为苹果应用软件商店参与者的千分之一。所以我们不得不转型,看看能不能利用中国程序员的人力成本优势,拿到一些iPhone应用外包的编码机会。”

  对于应用软件商店的生存环境问题,只有少数开发者真正大幅获益,博看文思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张悦评论道:“苹果应用软件商店的产品生命周期平均也就三个月,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创意和用户体验是成功的关键,我们的两款产品甚至在美国被克隆创意后盗版,但也没有严重影响正常的收益。船小好掉头的原则固然恒久不变,但是做应用开发的公司越来越规模化,几个人的小团队肯定不如集体开发更高效,我们在中国雇用了120名全职员工,绝对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苹果应用软件开发公司,并且在美国还有一个20人的团队,累计下载量刚刚突破了400万次,也就是说苹果总下载量中,我们至少占了千分之一。”

  拉拢和众包

  实际上现在苹果应用软件商店平均每周提交的15000个应用,以及累计22.5万个应用软件,恰恰就是在过去不到三年时间内,依靠这些“草根”程序员的力量堆积起来的。尽管这些所谓的“草根”开发者,包括了EA、Activision、eBay等大公司,但更多的应用程序还是来自不出名的小公司。对于全球独立程序员的拉拢,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以至于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在2009年微软开发者大会上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声嘶力竭的连吼三声:开发者。上一次独立程序开发者如此吃香,还是追溯回90年代IBM和微软之间的程序编码标准之争,那时候独立程序员的偏向,只能成为软件巨头们操控软件行业标准的暗器,而苹果跟应用开发者直接透明的三七开分成,至少商业模式上成功打破了独立程序员们对于巨头公司的无奈依附。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苹果应用软件商店充分利用了众包模式的商业原则,把以往需要大公司为所有使用者大包大揽的软件服务,分散给了众多独立程序开发者承包,并且这种承包本身也充满着相互竞争和利益分享。而现在微软和Goolge,也都一门心思的拉拢应用软件开发者投靠自己,尤其是Google力撑的Android手机平台,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HTC,全球接近半数的手机制造商,都紧密围绕在Google的身边,试图借助Google的外力,能够克隆出自己的应用软件商店,最简单的挖墙脚捷径,自然来自苹果应用软件商店,全球为苹果开发应用软件的程序员累计也就2.7万人,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在同时给Android平台作开发。在WWDC现场的采访中,Puio开发小组的创始人加森·布朗在采访中就透露出了自己的生意经,“只给苹果作应用软件,不能保证每个程序都赚钱,甚至有些程序根本没人下载,平均一个程序开发成本要2.3万美元,去年我们实际分成收入根本无法补上开发支出的窟窿,只能把这些程序内容改良,重新编译一下,再放到Android的应用软件商店上去,反正开发成本并不会因此提高,能多收一份下载分成,就可以弥补一份开发支出,正是靠这套一份程序多套版本的不同平台策略,我们在去年才实现了盈利。”即便如此,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依旧被视作目前全球最领先的软件分销开发体系,其应用软件技术上的创意始终领导着整个手机互联网的走向,而这些盘踞于应用软件商店的第三方开发者,依托于应用软件商店的付费下载,以及手机运营商们变相的增值服务,在2009年至少创造了100亿美元的收入,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的分析评估,认为这种依托应用软件商店的模式在2015年收入会达到320亿美元的水平。这还没算上苹果在应用软件中插入广告的iAd,一旦7月1日iAd正式启用,新的广告利润源泉也许比应用软件分成更凶猛。

  App的物价悬机

  面对Android应用下载市场咄咄逼人的免费下载策略,一直强调付费下载,收益共享链条的苹果应用开发环境,内部也在悄悄出现裂变。苹果一直在强化自己的审核标准,不仅严控色情元素和Flash技术对应用软件商店的渗透,更一直在无形中引导着应用软件商店的物价走势。在过去两年应用软件从一万种变为二十万种的过程中,犀利的新创意变得越来越稀有,早期EA等老牌游戏巨头制定的2.99美元价格规则,早已经被0.99美元的价格战冲击的一塌糊涂,因为在应用软件商店内创意根本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商业保护,谁的开发速度更快,谁的软件价格更便宜,成为了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上无形的竞争法则。“如果不是因为苹果把付费软件的最低定价固定在0.99美元,也许App上的物价比现在还得低”,Triniti的常志东在采访中如此说道,他们的游戏类应用软件大多只卖0.99美元,并且采取任天堂80年代合集打包的商业策略,把十个游戏合在一个应用下载之中,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游戏只卖9美分,甚至还他们还搞出了32合1的下载版本,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Triniti几乎横扫了苹果应用软件商店的游戏排行榜,尽管他们的游戏在创意和制作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在越来越同质化的应用软件下载环境,Triniti无疑凭借低价策略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常志东在采访中始终躲闪,并不想透露他们从苹果到底拿到了多少分成,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Triniti绝对已经是目前中国开发团队中赚钱最多的。

  比0.99美元更具杀伤力的是免费策略,后置收费的模式也变得越来越流行,一些工具软件和游戏,免费提供初级功能或者前几集关卡,只有通过购买付费版本才能享受到全套功能,这种先尝后买的模式,几乎已经是中国应用软件开发者们的集体选择。掌讯通早期开发的游戏《黄金矿工》可以说是依靠这种后置收费模式最成功的应用软件,几乎在中国市场销售的iPhone和iPod touch上,有近一半的用户下载安装了这个游戏,掌讯通的总经理史卫星认为这种先体验再付费的模式,与国内网络游戏道具收费的思路很近似,对于中国这种从来就没有培养起花钱买软件习惯的市场而言,免费套路最容易成功。现在史卫星新成立了九趣软件,继续紧盯苹果应用软件商店的流行趋势,他们最新开发的即时通信软件imsn刚刚上线两个月,就已经拥有了200万份的免费下载,付费版本则在全球售卖掉了20万份。中国应用软件开发者的民间力量,已经彻底渗透了苹果应用软件商店,0.99美元和免费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目前在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上,至少云集了7000多来自中国的软件开发团队,其中还不乏很多国内软件开发者承揽国际开发分包的项目。长久以来中国程序界苦于管理机制和良性商业环境的至少,至少在充分市场化的应用软件下载平台上,获得了如鱼得水般的生机。

  但苹果似乎并不想让应用软件商店随随便便就陷落到低价和免费的大潮中,没必要直接跟Google的Android商店大打价格战,让应用软件商店的物价不贬值,变得越来越迫切。史蒂夫·乔布斯在WWDC演讲上透露的iPad信息,足以让我们看到iPad的商业魅力,目前已经有了3500个专门为iPad开发的应用软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被下载了3500万次,平均每台iPad下载了17个应用。更关键的在于针对iPad的应用价格,并没有跟iPhone和iPod touch看齐,只是因为iPad的应用画面尺寸被放大了一倍,在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下载时,iPad专属HD应用就要比iPhone应用贵一些。这种商业定价原则的iPad倾斜,无疑可以重新拉升应用软件商店逐渐走低的软件标价。

2010-06-08

  有关WWDC正经直播的硬货,满街都是,一群围脖贩子在现场抽痉,传声筒就不用咱们干了。

  先来个黑白的

 

  乔老爷和他的大拿们

  

 

  老乔还是很苗条了,病去如抽丝啊,况且还换了个零件

  

2010-06-05

  一会儿就飞WWDC了,临出门还有人要把信用卡给我,让我帮着背iPad,这种场面比当年第一代iPhone时还要狂热,当年我被迫背了7台,现在如果iPad扛货的要求都答应,得背20台,明显的非理性炫耀性消费狂热症状。好在iPad太热销了,需要网上预订才能在加州买到,如果5月底订,都得等6月20日才能拿到货,所以,我也不用再背负出口转内销的嫌疑了。且不说7月初港版iPad上市,会不会让村内iPad跌价,其实现在买iPad还是尚早,iPad最热门的阅读,并没有很中文的环境,内容源头上很匮乏,那些放弃电子墨水的阅读者,往往并不能在iPad上找到阅读中文的安慰。大多数体验上,依旧是大号iPod touch,app也往往只是拉长分辨率比例,要等到iPad原生应用佳作频出,至少明年吧。

  那么到底买不买iPad呢,这是现在不少朋友都在问我的问题。

  1、如果你急切想玩,那就等暑假,看港行,入就是了,不会比美行便宜多少。

  2、那些惦记16gb+wifi的iPad国内正式上市版果粉们,别折磨自己了,没机会的,为了考虑3G运营商们的利益,纯wifi版的iPad,国内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开卖了,只会有联通版的3G+WAPI的iPad,至于价格,苹果和联通还没敲定,不过肯定iPad会给联通的,只不过联通并不着急,他们忙着iPhone 4G呢。况且苹果iPad供不应求,iPad行货,至少要在2011年才会上市。

  3、iPhone 4G,联通什么时候上呢?下周WWDC正式open,立马开始走国内审批流程,加急的话也得3个月,况且还有WAPI在里面,据不靠普的消息源扯,联通内部盘算iPhone 4G能赶在十一之前上,也不是没可能。价格基本上延续3GS的套路,3GS在清光没WiFi的库存后(应该还有不到8w台库底),应该不会彻底停掉,会出现WAPI版,并且价格下调700元上下。

2010-06-04

  “Flash是我们支持的唯一网络资产”,老牌浏览器Opera的联合创始人乔恩·冯·特泽纳在5月28日伦敦开放移动峰会上强调自己的态度,同时还有诺基亚解决方案部主管阿尔贝托·托雷斯,也在愤怒的表达着对于Flash的声援,这还不算,24小时之内,时代华纳、NBC电视网、HBO,一群影音娱乐界巨头们此起彼伏的表达出了自己对于Flash的支持。在蓝光DVD和HD-DVD对垒的拉帮结伙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界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态度鲜明的无组织联盟了。

  为什么要声援Flash呢,要知道Flash动态网页技术已经快14岁了,经历了FutureWave、Macromedia和Adobe三个东家之后,俨然已经是互联网网页基础技术中少数还在自我进化的“老东西”,堪比JAVA语言。但在苹果老大史蒂夫·乔布斯的嘴里,Flash已经沦落成了漏洞百出的累赘,手持移动互联网的“电老虎”,所以苹果在推出iPad后,很明确的在苹果iPhone、iPad、iPod等家族产品上彻底封杀了Flash。乔布斯在回答封杀Flash的质疑时写道:“远离那些窃取隐私数据程序的自由,远离那些耗尽电池电量程序的自由,远离色情的自由。是的,自由,时代变了,一些保守的PC时代遗老遗少们感觉他们的世界正在逝去。就是这样。”但在更多的程序员眼中,Flash并非一无是处,至少Flash降低了网页动态显示的门槛,同时可以轻松实现以往只有依靠程序语言才能实现的动态功能,尤其是在Realplay这类压缩视频编码技术走入死胡同之后。这恰恰是苹果不希望看到了,如果程序员可以任意在iPad上以Flash技术实现动态功能,那么苹果应用软件商店的监管模式将荡然无存,iAD这种应用软件下载商店延续的分成广告模式,无疑会被Flash混合植入广告方式杀的片甲不留。

  限制Flash之类动态网页借道浏览器,蚕食应用软件下载商店的暴利,并不足以让苹果下决心跟Adobe撕破脸皮,那么到底是什么要素,让乔布斯狠心要制Flash于死地呢。Google在5月20日宣布的Google TV开放平台,说明了一切。这个让Youtube等网页视频直接变形成电视频道的计划,硬件层面拉拢了英特尔、索尼和罗技,渠道层面勾结了美国第二大卫星电视运营商DISH Network和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而软件层面的核心合作者,恰恰就是拥有Flash技术的Adobe。Flash 10.1将被植入到Google TV平台中的Chrome浏览器内,同时还可以分享Android的软件应用下载店。就像当年IBM开放个人电脑架构扶持兼容机一样,Google试图以整个信息产业链条上的多个公司联手,对抗以iPad和iPhone为核心的苹果封闭体系。Google工程副总裁Vic Gundotra更是说得透彻,“如果Google不行动起来,那我们都将面临一个残酷的未来:一个人、一家公司、一款设备、一个运营商将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作为对Google TV的回应,苹果紧急着手重新升级AppleTV,一个曾经被乔布斯称之为业余爱好的项目。iPhone的操作系统将被灌入新的AppleTV之中,兼容苹果应用软件商店,硬件售价只卖99美元,就是打死也不支持Flash。正是看到了乔布斯拿AppleTV做挡箭牌,才有了Opera、诺基亚和娱乐巨头们集体的无组织联盟,一场拿Flash说事的声援。

  而从技术角度客观的评估,Flash确实廉颇老矣,以外插件的方式在网页中植入动态二位图像,并以此获得近似动态图像的界面感。至少2008年初以草案方式通过的HTML5网页标准,可以通过中间层API实现所有Flash的功能,并且微软也明确在下一代IE9浏览器中,将把HTML5作为核心脚本语言。但这并不表明HTML5可以取代Flash和Silverlight等现有的程序捷径,在微软IE浏览器总监Ryan Gavin看来,在未来五年内HTML5将与Flash共存。

  除了HTML5的簇拥者们看Flash不顺眼,JavaScript粉丝们也有自己的盘算,加拿大多伦多Seneca学院的David Humphrey教授也打算拿Flash说事,他在不久前试验性的基于JavaScript语言操作出了HTML音频数据,延续这种编码思维,让JavaScript实现可视音频和图像均衡器并不难,一样可以取代Flash的动态网页特性,而且Java的普及率更高。更具前瞻性的尝试来自《连线》杂志,他们正在用Cocoa编程环境写自己的iPad软件,如同曾经很多杂志以Flash方式实现电子化一样,苹果给那些惦记登陆iPad的纸媒体提供了唯一的选择,不过一旦沉迷于Cocoa的程序表达语境,那些习惯于Flash万能钥匙般兼容性的程序员们,很有可能会陷入跨平台编译的体力劳动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