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0-04-22

  如果不是了解Android的背景,每一个拿到联想iPhone的人,估计已经很难把这个手机跟google联想在一起了。百度的内置搜索,灵图的map导航,youku的视频,对应掉了Android普遍存在的google应用,同时也同化了iPhone里的google和youtube。应用软件商店也不是google market,联想搞了自己的app商店,并且试用阶段还大搞免费。反正Android是开源的,面对iPhone的一系列玩法,google也没辙,鼻子气歪了算。

  更可怕的在于iPhone跟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勾兑,开机就预设34个图标,上来就三屏,比摩托跟电信合作的那个Android还可怕,按照联想具体负责iPhone的韦卫的说法,这叫为中国用户未雨绸缪式的预制服务,当然,用户需要不需要再说,先预设了再说,反正删除并不麻烦。不得不说,用户体验这个事情,又一次被放在了商业布局之后,这当然无可厚非,iPhone也一直把商业利益放优先位置。

  拿到的iPhone还是1.0的测试机,不知道是联通信号太差,还是其他问题,一周时间至少漏接了十来个电话,好在界面触摸按钮的位置很iPhone,对于iPhone老用户来说,或多或少可以盲用。但还是被iPhone的电池待机搞得有点无奈,这无疑跟联通网络不好有关,iPhone一直在找信号,耗费了大量的电能,当然其中也有不少电力是被那块高达1GMHz的高通芯片耗费的。

  对于iPhone的溢美之词就不用我来说了,肯定有人抢着说,尤其是那些嵌入iPhone的互联网巨头,好歹联想的这次举动,可以被视作FM365之后,联想又一次的互联网转向。但不要忘了,联想移动被卖又收回的时间差,也不要忘了,苹果iPhone已经快3岁。更不要忘记,乔布斯一直挂在嘴上,iPhone领先2年的论调。

  可以肯定的是,iPhone是全球最不google的Android手机,而推送机制能否被真正的使用者认可,上有疑问,降低售价,以后置收费的模式运营,倒是很务实。

2010-04-14

  

       微软今天曝光了自己的Kin One和Kin Two,一个类似天语化妆盒手机构造的Windows Mobile家族特别版本。

        所谓创新之处只有一个,就是整合了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这是创新吗,摩托罗拉最早在09年9月就拿出了类似的东西,现在诺基亚Ovi也在狠命SNS化,似乎SNS就成了唯一出路。

       国内变种的成果,就是人人网和嫁接的近乎走形的微博。并不是否定手机的SNS,实在是美国农民手机平均发短信的量太少了,太多人习惯了规矩的黑莓,同时办公室压根就连不上msn。远非国内QQ之类即时通讯24小时挂机,动感地带玩短信包月那么随意。这注定了SNS套路的手机延伸,国内未必能走通,况且这条路子在国际市场也未必走顺流了。

       微软的两个Kin,注定是过渡产品,一种SNS化的小赌注常识,微软更希望积累一些经验数据,好分析分析手机用户的数据流使用习惯。

  现在看来,iPhone玩的半封闭套路,依旧对其而言,保持着利益最大化,没有沦为运营商的纯硬件平台。

     很多上马android的手机大亨都已经开启了自己的应用软件商店,但android本身的同质化,造成了操作系统本身的近亲软肋。不得不承认,iPhone依旧对大多数手机巨头至少保持着18个月的优势。

2010-04-07

      导言:目前全球手机界至少有近十个不同的手机应用软件商店在开工搭建,每个手机制造商都盘算自己能够重演苹果iPhone的商业模式,诺基亚更是急于拉拢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者能“转会”到Ovi门下。


 

      “如果说微软DOS时代的崛起,在于微软为程序员们垒筑起C语言的保护屏障,那么对于手机上的众多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者而言,苹果应用软件商店开创的软件设计模式,就是微软当年网罗程序员支持的翻本,更要命的是,诺基亚和Google也都意识到了第三方程序员的巨大价值”。作为XISplus的唯一员工,王瑞璞已经写了7款应用软件,从最初的苹果iPhone到诺基亚的Ovi,其间还以合伙人的身份为摩托罗拉和三星的android系统作应用软件移植,但并不像那些号称通过苹果应用软件下载商店获得百万元分成的开发者一样,王瑞璞在采访中透露,作应用软件开发并没有赚到多少钱,他解释道:“如果你真的深入接触全球应用软件开发者,你就会知道真相,真正通过分成拿到可观收入的不超过百人,其中很多还都是大公司下的独立部门,风险和收益并没有形成平衡的关系。”


 

      实际上中国的应用软件独立程序开发者,早已经以0.99美元的低价策略席卷了一次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但是低价策略并没有让他们真正获得多少超额利润。只推荐前25款软件的应用软件生存法则,很容易稀释低价策略带来的规模效应。更关键的是现在全球为苹果iPhone开发应用的程序员太多了,同样的创意和思路往往可以找到好几款相似的软件下载。即便开发出了一款万人迷式的超级流行应用,最多也只能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这让很多以公司运作的软件开发团体,并不敢轻易涉足手机应用软件开发。机锋网的创始人谈毅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之所以大软件公司不碰手机应用软件,关键在于他们对于创意风险的担心,个人开发者可以开发十款应用软件都不赚钱,他能承担高风险,只要其中一款软件热卖,个人开发者就发财了,可商业软件公司就不行,他们开发十款只少要热卖三款才能赚钱,即便三款都赚钱,但是收益的容量也不足以满足商业软件公司的胃口,所以全球应用软件开发的生态一直在偏向个人开发者。”


 

      就在很多个人应用软件开发者抱怨在苹果iPhone平台上难以赚到分成时,诺基亚伸出了自己的橄榄枝,以百万元激励计划作为诱饵,试图吸引那些为苹果iPhone和Android平台作开发的程序员。诺基亚已经意识到自己移动互联网门户Ovi的转型,迫切需要第三方开发者的外援。看上这些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者的远不止诺基亚和苹果,三星电子在3GSM上公布了三星bada智能操作系统以后,也要搞一套独立的应用软件商店体系,再加上像摩托罗拉和联想这类利用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但又试图独立搞自家应用软件商店的手机制造商,目前全球手机界至少有近十个不同的手机应用软件商店在开工搭建。


 

      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者成了各个不同平台争抢的热门合作伙伴,但是并不是所有开发者都买这些不同大牌手机厂商的帐,Feetan的米海鹰就有自己的盘算,他在北京回龙观的工作室目前算上兼职员工也不过10人,自从2008年底开始在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上扎根以后,他的小公司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尤其是在联通版iPhone上市以后。“我们提供的应用软件主要都是依赖于版权内容,像漫画浏览等项目都偏向获取延长收入,接近百万元级别的年收入很稳定,并不是我们不想同步在诺基亚Ovi和Android等其他应用软件下载平台上开展业务,更主要是目前只有苹果应用软件商店的模式最成熟,收益也最稳定,诺基亚的Ovi也不错,可我们还没有为Ovi作开发,但已经有了相关的技术储备。要知道同时维护多个平台是需要增加不少人力投入的,如果不能像苹果iPhone那样吸引稳定的高质量消费群体,那么就很难在新的应用软件商店平台下维持良性生存。”


 

      尽管诺基亚的Symbina操作系统,依旧是目前全球手机占有率最高的软件系统,但是如何将这些传统智能手机用户转移到Ovi移动互联网门户之下,一直是困扰诺基亚的难题。在诺基亚看来,不必简单的克隆苹果应用软件商店模式,只要深度挖掘诺基亚现有的智能手机用户群体,就可以重新占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高峰,毕竟苹果iPhone也只占绝了全球手机市场不到5%的份额,而诺基亚在全球市场的平均份额数字一直保持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