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8-09-26

宅男的符号有很多,收集玩具算是最显著的特征。其实攒齐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能的,而且大家也都很明白,这些玩具都是流水线的东西,要造多少就多少,翻版很容易,可却仍旧乐此不疲的攒。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已经用强迫症难以彻底解释了。或者算是物质泛滥的环境附赠派生品吧。就如同木绿纯子的爸爸妈妈那样,是牛奶棒棒糖和奶油水果糖的赠品吧。

 


2008-09-16


刚从苏州回来,上次去还是04年春天,四年时间,苏州变化真不小,尤其是工业园区那边,不再是纯粹的工厂集散地,已经出现了每平米8000元以上的高楼,以及各色餐厅和便利店了。更有意思的则是人,以台资和新加坡为主的苏州模式,差不多也快玩了10年了,第一波2000年入住苏州工厂群的企业,都在发生本质的变化,尤其是当年那些年轻人,已经陆续成了中层管理者,而最初流水线上的那些女工们,估计早就回老家了都,现在流水线上操作的统统都是90后了。近来很多人都在讨论中国制造的困境,尤其是加工企业的出路问题,其实如果对比苏州工厂内的变化,完全是可以思考出一些东西的。从纯粹的土地规模到工厂人员的变迁。苏州不同于深圳和东莞的,恰恰就是其介于纯粹制造和一些公司总部只见的模糊性,还得考虑苏州与上海的距离,这样苏州工业园区的角色,在悄悄发生变化。没时间细致的逻辑分析,隐约的感觉,苏州模式存在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基本上是苏州模式现在的状态,尤其是上海地方政府又新开辟了诸多开发区,强大的地缘吸力在影响着长三角制造经济的格局。而那些天天嚷嚷产业升级的朋友们,别太乐观了,现状很难改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