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8-06-27

如转载,请注明摘自尚进的blog。

 

还记得6月9日,WWDC之后,乔布斯在接受CNBC电视台采访时候,反复被问及的iPhone中国上市的问题吗?老乔回答了两次,明确的信息只有一个,2008年底,中国和俄国。不过当时没谁把这个事情放心上,毕竟变数太多。


今天下午跟中国移动掌门人王建宙聊td-scdma,在最后,我问了一下iPhone。王老爷子还算痛快人,明确的说了,“中国移动始终保持着跟苹果的密切联系。”并且坦白的说,“中国移动与苹果之间最大的障碍已经消失了,因为苹果不再搞利润分成了,现在已经进入到操作层面了”。俺追问了一下具体时间,毕竟乔布斯说了一个11月份,王总没上当,毕竟说多了对股价有影响。除此之外,我还确认了一下iPhone在网的状况,试图核实一下3月份流传的40万iPhone在中国移动网络内,现在这个数字突破80万的消息,王总也是不确认,但是在他说没有官方数字的时候,我已经从他的表情上清晰的看到了,对于这个实际存在的数字,如何的略带惬意。


CMCC版汉化草图由www.flypig.org义务替相关单位奉献,如有雷同,纯属有幸


 


既然现在上与不上,谁上,一切已经明朗了,需要我们讨论的,该是怎么上的问题。中国移动目前,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WCDMA网络,而iPhone也不会轻易改成还在测试的td-scdma,那么最有可能的,国内上市的将是屏蔽3g的iPhone,如果鸿海成本控制到位,第一代iPhone刷新软件上市中国,并不是没有可能。

另一个问题是wifi,苹果的人现在似乎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在wwdc碰到的苹果员工,他们很清楚中国手机界的wifi咔嚓问题,而苹果一贯的倔脾气,也不会在wifi上真正妥协,毕竟没有3g,只靠gprs,iPhone的互联网优势就等于废掉了。之所以说是侥幸心理,是因为苹果的人似乎查找过有关的文件,查询过有关拿掉wifi的官方说法,而在他们看来中国手机没有wifi是一种行业默契问题,并不是强制。

2008-06-26

导言:没有什么不可能彻底破解的加密,这种技术判断似乎已经成为了游戏玩家心目中的一种铁律,在他们看来连微软苦心硬件加密的Xbox360都被轻易破解,别说各种软件加密的光盘了,似乎根本不存在能够难倒黑客破解的游戏加密技巧。而6月初游戏界出现的一种DNA加密算法,确实难倒了一批人。


现在还有多少人关心最近流行什么正经的电脑游戏吗?面对网络游戏和各类电视游戏机的泛滥,单机PC游戏已死,这个2006年E3游戏展上提出的疑问,伴随着英特尔、NVIDIA、戴尔等电脑巨头组织的PC游戏促进联盟的解体,越来越走进了死胡同。按照暴雪娱乐总裁麦克·莫哈米的说法,P2P网络共享下载机制让传统单机游戏失去了商业生存的土壤,只有用技术手段保护单机PC游戏不被轻易拷贝,才有可能挽救PC单机游戏的生存根本。正是沿袭着这条技术保护主义的思路,给游戏加密,成为了最近几年单机游戏巨头们最热衷研发的技术核心。从基于光盘数据层的Starforce加密,到网络认证体系下的独立密钥,几乎每种加密技术都无法保护多久,全球的民间黑客们始终有自己的办法。而6月2日在全球上市的新游戏《质量效应》(Mass Effect),无法破解了。


很显然5月中旬游戏巨头EA公司公布的新加密系统被投入使用了,这项EA与奥地利索尼DADC研究中心SecuROM小组共同研发的系统,被命名为DNA档案激活系统,据说耗费了300万美元的研发经费,由20位程序员配合三位数学家,用了10个月时间设计而成。不同于常规加密思路,DNA加密方法混合了常规程序上的认证激活,以及文件随即组合系统,让整个游戏随时随地都出现激活解密请求,破解者往往只能发现部分破解点,却无法跟随上DNA加密的随机性。在第一款使用DNA加密的游戏《质量效应》内部,被植入了超过2000个DNA程序,如果按照常规的破解思路,那么破解者就需要挨个筛出来2000个破解点。更可怕的是DNA加密还会在第一次运行游戏的时候,自动扫描记录电脑系统信息,并以256位加密的数据包传输到官方的DNA激活服务器上,以便以后随即记录和验证。按照EA公司的高级程序工程师Faye Lee的说法,“DNA加密思路有点像艾滋病治疗中的鸡尾酒疗法,我们创造出数以千计的组合性可能,破坏分子们根本没有招架的精力。”


EA和索尼的联合研发,无疑是在向全球数百位顶尖的游戏黑客宣战。国际破解者聚集的ODAY论坛上,几乎一半的发言都是与DNA破解有关,国内的游侠网上更是出现了80%的压倒性讨论。很多人悲观的认为,游戏公司将依靠DNA加密再一次在经济上奴役游戏者,而乐观派则期待拖延时间,捡EA和索尼的漏洞。更多的人则是批判EA在浪费资源,面对免费互联网的浪潮,不顺应Google开创的看广告换取免费使用权的趋势,而是顽固的保护传统软件娱乐社会的极权制度。


实际上DNA加密依旧是一套核心程序之外的加密体系,游戏引擎只面向系统内部运行,并且给引擎加了层随机变换结构的壳。破解的关键在于随机抽样的公式。很快就有人找到了土办法,6月11日ODAY上出现了解密版《质量效应》的NFO文件,通过安装一个5MB大小的EXE补丁文件,玩家可以绕过DNA激活认证系统。这个消息顿时在各个游戏论坛上流传,所有人都认为没有不能破解的游戏加密,这条互联网时代的游戏民间信条,又一次灵验了。


可事实上DNA加密方法并没有被真正攻破,破解者仅仅是将引擎保护外壳“冻”住了,令其无法随机变化和发送激活请求。可一旦DNA加密方法真的深入到游戏的“DNA”中,也就是游戏的引擎本身内部产生激活需求,在运算每一桢3D画面时都进行加密认证,每个API函数调用都随机附带一段DNA认证,那么目前已有的任何破解招数都将不起作用。更为可怕的是EA正在筹划,将DNA加密方法构建到游戏引擎内部,不再是搞个变幻莫测的保护壳,《质量效应》仅仅是他们DNA档案激活系统的第一只小白鼠。《孢子》、《红色警戒3》、《极品飞车12》、《模拟人生3》、《古墓丽影8:地下世界》,一大批知名游戏大作都将上马更复杂的内核DNA档案激活系统。


而在游戏圈之外,整日苦于盗版问题的微软,似乎也在DNA档案激活的方法中看到了机会,将随机认证体系构建在核心引擎之上,对于已经开始重写每一行代码的Windows7,并不是难题。更何况现在EA公司体育游戏部门掌门人彼得·摩尔,10个月以前还是微软家庭娱乐事业部的副总裁。

2008-06-24


我第一次加油的时候,似乎93号的价格刚刚从2块9突破到了3块多,并且顺应当时国际第一次油价飙升,在一年内逼近4块。可转眼,6块了,在5块多没怎么徘徊,就上来了,估计6块格局最多持续到明年春节,还得按照官老爷们理顺价格秩序的思路,调整。


其实油价飙升,对于我一贯推崇新技术的思路,是有促进的,至少视频对话能更流行,省得很多事情需要跑腿见面,可tmd中国的很多事情,太可悲,非要见面,譬如我房子烟道下雨漏水,就非得跑几趟盯着工人,他们似乎永远是偷懒第一。我现在越来越对不负责任的全国性流行风范厌恶至极了。
还有就是对于汽车业,欧洲和美国车都继续保守吧,日本人玩混合动力,还得重演70年代末石油危机时候,拣便宜的商业手法。我更期望比亚迪能够在电池汽车上勇敢点。

其实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相对都是很节约的,尤其是我父母这代人。况且我也经历过80年代初北京的拉闸限电。你瞧着,就算油价10块1升,照样还没法解决问题,因为很多问题是自上而下的虚伪引导,而不是带头行动。让那些马路上的A牌白牌奥迪先歇了,比请几个白吃专家电视上苦口婆心的辩解更靠铺。

2008-06-17


导言:新上马的iPhone 3G标价199美元,其杀伤力已经超过了价格策略本身,苹果用实际行动在颠覆传统手机生态,拉低iPhone价格的同时,获取更丰厚的利润。更可怕的是全球顶尖程序员们都悄悄开始聚集在了iPhone周围。



 


199美元的杀伤力



“iPhone 3G在全球的售价不会超过199美元。”当旧金山时间6月9日11点45分,史蒂夫·乔布斯公布3G版iPhone的全球新售价时,现场3000多嘉宾掌声雷动,在楼下看大屏幕直播的几千号程序员则是兴奋的尖叫不已。要知道2007年6月,第一批iPhone上市的时候,8GB版本要价599美元,即便此后对于高额暴利于心不忍的苹果,将iPhone价格调整为299美元,也无法与新出台的199美元比拟。况且这个199美元的新iPhone,支持3G网络,内置GPS导航模块,软件上新增加了多项功能,可以与微软exchange服务套间连接实现推送邮件,还可以处理多种Office文档。


“凶狠的价格杀伤力”,来参加苹果程序员大会的阿卡斯特·摩尔不停的摇头说道:“我跑来参加今年苹果开发者大会,原计划是听一些Mac平台的程序技巧,可无法想象iPhone有这样大的魄力,谁还会买300美元的诺基亚呢?我得抓紧补课iPhone编码技巧了。”很快针对199美元的低价,里昂证券的分析师珍妮·莱就计算出了自己的报表,在她看来2008年内苹果会卖掉1800万部3G版iPhone,更乐观的预计来自Cross研究机构的分析师香农·克洛斯,他判断3G iPhone的超低价,很有可能改写全球手机业的利润生态,彻底颠覆诺基亚为主导的传统手机经济。乔布斯每次演讲的时候,总是喜欢拿诺基亚N95和黑莓手机做对比,而这两款具有代表性的手机,在北美市场的零售价格分别为498美元和375美元。很明显3G iPhone的超低价格,对于传统手机定价原则的高致命威胁。就如同乔布斯在演讲时所说的那样:“这个电话永远的改变了电话界”。



而来自iSuppli私人金融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则又一次揭了苹果3G版iPhone的老底。iSuppli一直在深圳派驻了调查员,监控为苹果代工制造工厂的零件物流体系,同时根据电子零件的采购成本,精算出每台iPhone的利润。在他们的分析清单中,明确指出了3G版iPhone的材料成本,除了新增加的GPS数据模块,3G通讯芯片和第三块环境感应处理器,新3G版iPhone与第一代iPhone相比,93%的元件都是通用的。根据2008年1月份的电子元件价格表,第一代8GB的iPhone成本不超过212.23美元。加上英飞凌(Infineon)的3G芯片和博通(Broadcom)的GPS芯片,新iPhone的成本不超过237.43美元。这无疑在暗示苹果商业策略的巨变,3G版iPhone的237.43美元成本,明显高于其199美元的官方定价。要知道第一代iPhone上市之初的成本只有280.83美元,当时苹果零售定价是499美元,毛利润高达46.9%,就算此后降价到299美元,零售价格也绝没有低于硬件成本本身。199美元,意味着3G iPhone纯手机硬件本身在亏本出售。



更多利润和iPhone的中国等待



精明的乔布斯会做亏本买卖?绝对没有人会相信这种假设。反倒是对于iPhone将控制整个手持电话界商业规则的怀疑,悄悄在苹果开发者大会上弥漫。“AT&T不会再容忍用户越狱了”,在苹果开发者大会上,来自圣何塞的程序员普尔斯查边吃着免费午餐边聊了起来,“AT&T恨死亚洲人了,我们都听说中国移动网络内有超过40万部破解iPhone在使用,就连沙特都有3万部破解iPhone在用,可AT&T却收不来一分钱,只有苹果在收取卖手机的硬件利润,这肯定不是乔布斯和全球移动电话运营商们希望看到的。况且现在全球有22个国家或地区将上市iPhone 3G,并且有70个国家已经或者计划上马iPhone。”于是当场激活,成为了199美元iPhone控制破解的商业法宝。在3G iPhone公布价格的第二天,AT&T内部就出台了明确的销售规则。必须在苹果零售店或者AT&T店铺内当场激活,也就是说未来iPhone购买者必须跟电信运营商签订2年的使用合同。要知道新版iPhone 3G话费每月最低39美元,免费通话时间450分钟,数据流量费是每个月30美元的包月制度。



苹果以往与AT&T之流电信运营商在通话收入上分成的商业模式,将不再存在任何妥协空间。如果说第一代iPhone与AT&T的商业协议,苹果将自己利润重头还放在售卖iPhone电话本身上,只以AT&T的通话费分成作为增值利润的话,那3G iPhone则将这种商业平衡的砝码推向了电话运营商一边,电话硬件本身的亏损必须依靠电话运营商的收益弥补。Piper Jaffray的分析师基恩·蒙斯特更是对新iPhone的利润模式进行了大胆预估,他估计AT&T将为每部3G iPhone最多补贴499美元,以补偿苹果在iPhone硬件收益上的损失。只要每个iPhone使用者老老实实的每给月给运营商缴纳69美元的费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创造1656美元的收入,499美元与199美元之间的差额,相比1656美元显得微不足道。包括运营欧洲3G版iPhone的O2和T-mobile,以及日本的软银和香港的和记电讯,实际上都接受了这种补贴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iPhone 3G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急速扩大销售,反正目前欧洲主流电讯运营商也都是采用签约补贴策略,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每个月一样要交纳几十美元的包月电话费用,签约买iPhone只不过每个月要多掏十几美元,比签约购买诺基亚或者三星手机更有诱惑。另一方面对于苹果和电信运营商,iPhone 3G当场激活签约的强制制度,意味着长期利润的放大,每个用户每个月哪怕多缴纳5美元的费用,也远高于使用普通智能手机的收益,况且iPhone的用户粘性远高于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制造商。于是善于精打细算的人就会发现,从实际使用角度上评估,iPhone 3G比第一代iPhone变贵,尽管手机价格便宜了200美元,可在美国市场iPhone 3G的两年使用费用比第一代iPhone要多160美元。



与即将在7月11日就可以买到3G版iPhone的市场不同,中国仍然没有出现在苹果开发者大会的iPhone上市地图中,尽管新的iPhone可以支持中文手写输入,并且乔布斯在演讲的时候特意放了一张中文手写输入的背景图片,上书一个歪歪扭扭的“果”字。可作为全球最大的iPhone破解版本发源地,中国内地依旧还需要等待。不过华尔街似乎比中国移动对于iPhone的期待更深入,在苹果开发者大会演讲之后的午饭休息时间,CNBC电视台就急切的采访了乔布斯,他们非常关心中国何时发售iPhone,毕竟中国手机商业环境的高利润率有目共睹,在欧洲大多数地方手机已经由运营商免费赠送的情况下,中国手机仍然可以被贴上3000元人民币的高价标签。可乔布斯似乎并不着急,他回答道:“我认为全球每个市场都很重要,我相信今年晚些时候你回听到我们有关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告,不过7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够多了,尤其是7月11日还要在其中22个实现同步上市,我觉得我们已经跨入了快车道。”



程序员们的野心



iPhone 3G的光环太耀眼了,在6月9日的苹果开发者大会现场,人们似乎悄悄淡忘了程序员才是真正的主角。往年苹果开发者大会的门票很多是半买半送,可今年却早在5月15日就卖光了,全球超过5000名顶尖程序员聚集到了苹果的编程地盘,其中不少人是自掏腰包买门票的,大家根本不在乎1600美元一张的高价门票,因为一旦他们成为iPhone第三方软件开发群体中的明星,钞票将滚滚而来。



iPhone用户从APP STORE软件商店下载应用软件,将成为程序员与苹果利润分成的新商机。从北京自费跑来参加苹果开发者大会的孙方,就怀揣着类似的掘金梦想。他创办的xmind软件公司只有4个员工,可却在全球拥有了两万名付费用户,xmind类似头脑风暴式的软件协作演示平台让他们每年净赚几百万元。而苹果iPhone SDK程序员工具包的出现,则让他这种独立程序员看到了新机会,对此孙方解释道:“作为以独立程序员为主体的小公司,我们没机会开发硕大的软件,并且难以以贩卖版权为生,反倒是苹果iPhone上即将出现软件付费下载机制,可以为全球顶尖独立程序员提供一个单打独斗的机会。”实际上苹果即将开放的APP STORE软件商店,很有可能成为每位程序员的iTunes,就像通过iTunes下载99美分一首歌曲,iPod音乐播放器的庞大用户养活起众多民间歌手一样。iPhone开放第三方软件下载安装机制,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商业暴利和技术分享效果。按照乔布斯透露的说法,自从苹果在3月份启动了iPhone SDK工具包的下载,95天已经有25万人申请付费开发应用。



可苹果对于25万的程序开发申请者,只批准了4000人。来自德国的程序员托马斯就有自己的意见,他在大会现场倾诉道:“看看吧,苹果第一批优先批准的程序员都是谁,世嘉、eBay拍卖平台、美联社新闻线索投递系统,不是美国公司就是日本游戏公司,就如同乔布斯强烈的加利福尼亚情节,在每个iPod标明产地中国之外,还必须特意注明加利福尼亚设计一样。苹果并没有真正的开放,至少语言隔阂限制了全球顶尖程序员的参与热情。”尽管第一批被批准的程序员很有限,可似乎中国程序员对于iPhone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往全球程序员集会上成群的印度人消失了,反倒是近300人的日本程序员队伍,以及100多人的中国软件交流者,成为了苹果程序员大会上的主流。大家都在掂量,一贯只擅长流水线硬件制造的中国公司,有没有可能通过iPhone第三方软件开发这类的贩卖平台,实现中国制造领域在软件编写上的商业取巧。就如同iPod通过独特的连接端口授权,让中国数百个廉价音箱制造公司获得全球商业机会一样。从上海自费参会的孔祥波就有自己的计划,在他看来iPhone以在线商店模式为程序员提供平台,至少让中国程序员有了参与国际一流软件贩卖的机会,印度程序员在全球编程领域的管理沟通技巧,不再是压倒性的优势,因为iPhone编程并不庞杂,不需要几百号程序员协调,中国软件编写领域的管理缺陷,不再是致命的。


 


2008-06-16


终于时差倒正常了。上周又跑了趟旧金山,就我自己,轻车熟路,直奔clift。主要工作就一个,参加苹果开发者大会。以前每年都参加macworld,这是第一次参加程序员的聚会。当然,以前WWDC并没有这么火,因为iphone sdk的开放,居然WWDC搞到一票难求的地步,很是可怕。具体iPhone 3G版本如何,回头专门写个东西的,如果谁对那天皮包骨头的乔布斯现场讲了什么,完全可以直接网上看Keynote


与网络直播和各种blog上面的信息不同,我并没有细致揣摩乔布斯的身体状况,尤其是他还能干多久,啥时候退休,是否存在股票上作空苹果的机会。我倒是注意到开发者大会上的pc们,以往苹果全球规模大会上,几乎很难看到使用PC的人,即便有,也不好意思拿出来,尤其是以写MAC程序的苹果开发活动上,写PC软件的家伙们干吗来?看来PC们也都憋着iPhone的机会,他们并不在乎WWDC每张门票1600美元的价格,更不在乎自己到底是MAC人,还是PC人。



另一个观察则是参加WWDC听课的人种问题。以往我参加的各种硅谷程序员活动,一贯是被阿三兄弟包围,可这次MAC活动上,除了众多美国本地的开发者,东亚程序员的面孔并不是少数,尤其以中国和日本居多,终于没怎么碰到棒子。如果了解中国软件开发内幕的人,应该能够体察到这个细微的焦点,一贯单打独斗写代码的方式,第一次在苹果这里,超越了印度所代表的集团大模块分割拼凑软件模式。终于不用再为如何协同开发代码管理所苦脑了。一个人的iPhone程序书写,很有可能再一次点燃已经消失很久的民间编程激情。

2008-06-10

每天下载多少?估计每个人都不知道,每天自己吞吐多少数据流量。浏览网页,或者msn聊天,那点流量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更多的下载,才是真正的洪水猛兽。之所以想到这里,是因为最近的电信重组,为了平衡利润多的移动通讯部分,联通彻底被拆,两固网很快将成为又两个移动运营商,很显然,移动数据传输,将成为未来争夺的焦点。会不会再次出现SP时代的躁动,不好说,反正新竞争者不会软弱的。反倒是新竞争者的老业务,却很有可能被改良,改良成很赚钱的业务,不再仅仅甘心于收电电话月租费,或者包月上网费。野心大大的,始终有观点认为,新浪迟早将被CCTV或者中国移动收购,我倒觉得,等中国电信腾出手来,收拾完联通的那点人马,也没准拉几个投资者一块买门户。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原本有点活力和个人化的网络,很有可能因为某项国有资产的保值需要,而做出无关痛痒的让步。反正很多东西是空气中的,就算你网民都用脚投票,那就请投吧,再怎么走,你还得在天朝网络系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