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7-04-29



导言:“感觉火炬如何”,4月27日的一早,联想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姚映佳在碰到熟悉的记者时,上来就反问了这么一句,这位奥运火炬设计团队的领头人,还没有从昨晚火炬正式发布的兴奋中平静下来,在问这句话的同时,脸上显现出自我满意与渴望被认同的表情。


 





“如果按照北京市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数字,2004年到2006年,联想品牌在拿到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成员的这段时期,品牌价值从307亿元提升到了607亿元,今天联想设计火炬的发布,也许让这个价值又大幅增值了,”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陈绍鹏如是说。实际上在4月26日晚上,火炬被第一次展示在公众面前,谁也没有想到奥运火炬会由一家商业公司的设计部门操刀,不论是五个福娃,中国印的会徽,还是金镶玉的奖牌,都是来自于大家并不熟悉的设计者。除了偶尔能有人叫出福娃设计者韩美林的名字,操刀中国印设计的张武、郭春宁、毛诚却只是设计圈子内的名人,更不用说金镶玉奖牌与中央美院15人设计团队了。而“祥云”火炬背后尽管隐藏着34人的庞大设计团队,并且在26日晚上电视直播火炬发布时,让主持设计的姚映佳和仇佳钰在大屏幕上倾吐设计思路,可联想这个公司性的牌子,一下子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火炬的具体设计者名字不再重要,公众都知道联想电脑,而恰恰这成为了火炬设计者共同的身份。至少在奥运道具历史上,一家知名的大众消费品公司成为奥运设计者,这绝对是空前的。



喜欢,不喜欢,没感觉,对于火炬的公众审美评判无非这三种态度,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祥云火炬时,下意识的想到了金箍棒。而这种本能性的反应,恰恰满足了北京奥运组委会对于火炬中国元素的基本设计要求,尽管很多年轻人对过多的中国元素并不感冒,但在联想负责奥运火炬设计的总指导姚映佳看来,这只是公众审美情节的不同,中国设计元素无疑是火炬设计评选中最基础的底线。实际上在388个火炬备选方案中,不论是筛选之初的九强,还是此后的四强竞标,这种中国元素与传统火炬套路,始终是设计者需要顾及和平衡的难题。甚至在联想内部推举出祥云火炬之前,联想设计部门内部也还出现过几个不同的设计草本,凤凰涅磐理念的火炬和长城烽火台思路的火炬都已经设计出了样品,甚至还有人大胆的构思了双人持握的玉佩火炬。



即便是最终胜出的祥云火炬,也在设计之初经历过夭折的危险。女设计师仇佳钰在2005年11月25日九华山庄召开的一次内部头脑风暴活动上,构思的纸卷造型赢得了广泛的认同,纸造型被认为兼顾中国元素又充满立体美学,可纸里包不住火的老话,差点让纸卷思路胎死腹中。而此后构思出来的云纹彻底挽救了纸卷,云纹也是一种最初内部头脑风暴的产物,最初的原型可以追溯到云火,火炬形状如同一枚如玉,但过于抽象,不容易塑造成型,可云这个词汇被设计师章骏记住了,最终被他变化成了云纹,并且以祥云概念包容下了纸卷外形和红色的云火色调。



另一次夭折危机出现在进入最终九进四的甄选阶段,当时云纹思路已经确定,设计团队试图作出火炬模型,铝材料和照相蚀刻法的工艺也确定了,但留给作火炬外壳加工只有六天时间,参与云纹工艺设计的韩晓勤解释道:“当时在火炬外观处理上,设计师给我们工程这边提了个难题,他们需要效果,要追求表面云纹能够活起来,有不同的反光,随着光影变成华丽的效果,为此我们做了太多的工艺实验,走了不少弯路。可火炬辅助供应商的疏忽,让云纹腐蚀效果大打折扣,当时却只有一件火炬毛坯可以再次腐蚀纹络了,如果重新抛光打磨用力过大,0.8厘米的铝壳很容易就破了,那我们只能重头再来了,时间绝对不够了,当时心里真有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啊。”



这类设计火炬时候的故事细节很多,甚至有人打算帮联想将此写成剧本,而我们更关心为什么联想设计团队会得到火炬评审者的认可,有多少平时普通人使用的电脑设计工艺被运用到了火炬设计上,是否意味着我们也可以买到与祥云火炬相同的设计产品。为此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联想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这次祥云火炬创作的总指导姚映佳。



三联生活周刊:奥运历史上11个火炬,从来没有一个火炬是由公司设计的,更多来自美术学院或者艺术家,这次联想设计火炬,到底是商业因素使然,还是中国目前设计领域现实情况的写照。



姚映佳:在奥运会的设计选择上,商业因素根本就不会被考虑,388个最初提案的火炬设计者,根本谁也不认识谁,评委是谁我至今都不知道。实际上联想集团的高层知道我们参与火炬设计,还是在我们的提案进入四强以后,之前除了我的上司,联想CTO贺志强,没人知道我们在设计火炬。中国设计实力在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奥运火炬其实就是这种成长的一个代表。之所以联想设计在火炬竞争中有优势,可以说是应合社会发展趋势对工业设计的要求,以往这种符号性的代表物往往由美术院校来设计,他们固然有自己专业优势,可在综合性上却不如联想这类商业公司经受的磨砺多。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设计文化始终追求一种平衡性,让很多元素产生关联,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恰当的设计,我们不敢说哪个设计是最完美的,但对于时代背景,对于当时的环境,对于那些人,它是不是恰当,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刚才提到,在进入奥运火炬选拔四强之前,没有向联想集团告知这个事情,那么当时经费如何解决呢。整个设计成本你估计多少?



姚映佳:百万元人民币的花费吧,我领导的这个部门每年有15%到20%的经费可以用在创新设计探索上,大部分经费来自于此。真正更大的投入在于时间,火炬设计基本上都是在下班时间之后,可以说是一个深夜产物。



三联生活周刊:以往你都是以电脑设计者的姿态出现,那么有多少来自电脑的设计经验被用在火炬上呢?



姚映佳:直接因素并不多,更多的是方法和技巧上的积累。我们这个团队平时都在设计工业产品,市场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客户需求,尤其是在设计文化理解能力上,所以我们可以兼顾奥组委对中国特色与现代工艺设计之间的平衡性要求。电脑表壳也会涉及到金属材料,以及诸多表面材料的处理,譬如何种涂层材料能够防滑。如果非要找电脑与火炬设计的直接关系,可以列举一下我们以前设计新扬天电脑时候,尝试过中国审美原则的1:1搭配,一半黑色,一半银灰色,表现一种平衡,而不是以往惯用的黄金分割,这种1:1的中国式平衡性色彩在电脑设计上经历了市场考验,现在火炬最终一半红色一般银色,在设计文化上就是源自新扬天设计的经验。不过我认为火炬设计在成型工艺和金属处理上比电脑外观设计更复杂。



三联生活周刊:祥云图案被用在了联想新一轮产品上,这在奥运历史上是空前的,除了顶级合作伙伴具备的五环奥运标识,从没有类似火炬造型被用在商业产品上先例,你认为这是未来联想商业产品上的一种新模式吗?



姚映佳:这些具有祥云图案的笔记本电脑,目前只生产2008台,这个数字还需要北京奥组委特别审批的。只能算是奥运会概念产品的一次商业延伸,工业化产品依靠变幻主题概念只是满足小众需求,联想更多的设计精力还要放在大众性角度。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34人的设计团队,火炬还有多少辅助性的人帮忙了?



姚映佳:今天早上我还接到了几个电话,这些打来电话的人以前都是作火炬辅助性的公司,提供了设计阶段样品的抛光、表面处理、材料加工等生产辅助,一共四五家,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昨晚上看到火炬宣布,才恍然大悟,原来你让我打磨的那个东西是火炬啊。



三联生活周刊:奥组委还没有确定谁来生产火炬,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北京奥运会最终需要多少支火炬?



姚映佳:两到三万支吧。火炬的知识产权是归北京奥组委的,联想只是设计者,即便在联想的旗舰店里面展示火炬,也需要我们向奥组委申请购买,只不过我们作为设计者有近水楼台的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火炬传递的赞助商有三家公司,除了联想,还有可口可乐和三星,联想和三星有很多产品竞争关系,以往奥运赞助是不可能让两家同类企业参与同一赞助的,如何协调呢?



姚映佳:三星签约的是奥运会无线通讯领域全球合作伙伴,而联想则是计算设备领域的全球合作伙伴,这之间划分的已经很清晰了,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奥运有关的展示中看不到联想手机,而只是电脑等计算产品。



图片:祥云火炬的草图历程
1、最初纸卷造型草图



2、炬与火的草图中第一次出现了火云概念



3、最初镂空云纹思路的草图



4、在云纹之外,窗棱和墨竹也曾经被画出来过


2007-04-26





标签: k68 肉鸡 msn






2007-04-23





标签: 2007年度 我心中的最2互联网公司 评选






21世纪经济观察经营时报的知识男方军点名,回答有关“我心中的最2互联网公司”提名。本着2原则,体现2精神,发扬2传统,谨代表联合主办方三联生活新周刊发言: 


我的提名:


MSN
提名理由:一场从美国挂起来的慈善MSN帽子行动,让中国互联网上最没头脑的2人们都戴上了绿帽子。MSN中国则是装傻,反正不花钱就能评估出一份中国互联网最2指数出来。


谷歌
提名理由:抄袭搜狗输入法都不算什么,最牛的是那位自认为可以充当中国2青年导师的李老师,彻底消失了,咋不像一年前那样吹自己了?


千橡
提名理由:千橡和它的那些子子孙孙站点们,只能是看谁更2。


Blogcn


提名理由:股市那么好,基金那么涨,可手头800多万美元,实在不知道怎么花,比天极拿当年Chinabyte的100万美金吃利息更晕。


开啦


提名理由:黄明明都明白zcom不能玩电子杂志,可却总有人想不开。连热衷徐老师的苗老头都嫌麻烦,也就王老师和韩老师能当忠实用户。


 


点名点名:方刚 王三表大娘 王建硕 苗炜 黄梦遗


 


————————————————————————-


评选网站:2.mindmeters.com


提名方法:

由blogger在自家地盘发文提名印象中最糟糕的5家互联网公司(网站名、域名),并点名5位blogger进行提名。最终将有5个互联网公司获得提名,提名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2日。

大奖评选方法:

在提名揭晓后,本次评选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小组评选出获得大奖的2家公司,并在内部监督下进行内部公示,于2007年5月12日揭晓。(为防止公关公司从中作梗,我们将在大奖揭晓时公布专家名单)


联合主办方:

21世纪经济观察
三联生活新周刊
城市周末画报
互联网经理世界

非独家海外媒体:

WSJ中文网
MyTube

非特约网络支持:

土豆瓣
浪狐 

2007-04-21

很多人总在说,DIY精神伴随着后电脑时代,伴随着全球化廉价流水线,伴随着强调外观设计和品牌效应的商业氛围,已经名存实亡了,DIY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了,撑死了也就是创意市集上那种学生恶搞的水平了。其实DIY的创造力很多被转移了,转移到互联网的内容和视觉应用上了。但是很多传统电脑DIY的人并没有老死,于是就有好事者把硕大的XBOX360给改了改,成了笔记本版本的便携游戏机。其实这种反工业流水线的精神,恰恰是DIY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就怕很多人都认为DIY精神已经垂垂老已,不敢于动手尝试,这是最可怕的。

 

 

2007-04-17

www.myspace.com.cn  我今天在帮这个域名估价。经济观察的知识男方军的估价是500万人民币,另外一个兄弟说这个域名怎么也得值100万美元,不能便宜了默多克老师和他的中国爪牙们。如果是温州人,看到myspace.com.cn指向的永强集团,肯定会惊讶以下,要知道当地机场都叫永强,尽管似乎不是一码事。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创造一个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升值最快的域名出来。

 


 

嘿嘿,其实目前中文版的myspace外面看仍在施工中,所谓“中国领先的Web2.0网站正在建设中”.用的www.myspace.cn 来指向,这对于走人气路线的社区聚合网站来说,是个问题啊。5月份myspace中国版本应该开始上线测试,不知道.com.cn的问题如何解决。坊间有了一些谣言版本的说法,基本上谣言中包含了乱七八糟对谁友好协商、人类世界贸易小队+黑不黑白不白道兄弟+私人扯淡噌吃噌喝游说团。超级混乱中,搬马扎,等着看。

2007-04-13





标签: 查尔斯张 谷歌 搜狐 输入法 抄袭






昨晚睡觉前,跟方军在msn上聊,我们无意中说了说最近很热闹的搜狗和谷歌之间的破事儿。

fangjun 说:我才想起来,搜狐和Google办公室相距不到500米
尚进说:对阿,隔着网易,张朝阳在自己15层的办公室,俯视着google那座6层的小独楼,估计google的员工已经不好意思再去sohu那座楼下的干锅居午餐了,至少不敢带着他们骄傲的胸牌,似乎他们两个公司的地下车库都是连着的。
尚进说:我如果是张朝阳,也不要道歉,就组织一群民工,举着牌子,
在google独栋的那楼前面,上书,抄袭可耻
fangjun 说:这不是已经做了吗,在网上呢,一个意思
尚进说:网上不好玩,得楼下,物理方式的
fangjun 说:哈,这个就太过了,得冒充G粉,找一堆人冒充G粉,到楼下抗议谷歌,十个人就够了
尚进 说: 这个操作起来不容易,隔壁还有msn和网易


后来有人补充道:
晚上一帮人去他们墙上喷漆 抄袭可耻
到搜狐楼上去喷 恶搞无聊

 

然后今天我下午跟查尔斯张老师聊,把类似的想法当笑话讲给了他,他很是认真的说:现在我们已经不那么干了。



 


 


我们的对话他给贴了一些出来: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5085&cat_id=48

2007-04-06

这两天总有人msn和gtalk跑上来跟我说,谷歌输入法挺好用的。尽管之前还谣传过谷歌输入法的词库大量抄袭了搜狐的那个输入法,但是又怎么样呢,搜狐那个,更曾经谣传过是披着紫光的皮。再如何好用,无非就是拼音输入的更加智能化,说实在的,我平时都很保守的用xp里面自带的微软3.0版拼音输入,至少我感觉,足够用。反倒是苹果mac平台下面,需要用户自己找个好的输入法,苹果自带的太垃圾了,只能找来第三方的QIM凑合用。
我始终有个疑问,那么为什么谷歌如此热爱中文本地化,为什么不出一个MAC平台下的输入法呢,干吗非只为微软平台提供呢,要知道总部GOOGLE和苹果有很多关起门拉窗帘之后的感情。包括搜狐,也始终只盯着PC。因为目前全球上网的电脑,苹果只占了5%,在中国更可以少到忽略不计。而作为不挣钱的输入法,有什么价值呢,占盘子,让用户从最基础的使用习惯上认同你。这套最原始的拉客方式,招数搜狐已经玩过一次了,谷歌又搬来了一个。而且谷歌搬的太够直白了,李开复老师要真认为自己是IT界有理想的人,先把ubuntu上的版本出来。

所以俺对谷歌拼音有一个四不一没有的态度:不G粉、不诋毁、不安装、不删除。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2007-04-02





标签: 兔斯基 王卯卯








1.5亿和2000万,这是腾讯QQ和微软MSN活跃注册用户的总数,作为中国互联网上使用量最大的两大即时通讯软件,QQ和MSN上早已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网络文化。在QQ企鹅和MSN无脸小人这些官方形象之外,兔斯基在2007年初爆发式的流行起来,大家相互之间沟通时,都直接引用兔斯基的各种表情,借以抒发自己的网络情怀,这种漫画式的形象推广与网络之间,早已经产生了一种催化性的关系。那位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Stanley Milgram)描绘连结人与社区之间际连系网的六度理论,完全可以再被套用在兔斯基身上,根本不用每六个人之间形成一个人际交往的循环,在中国互联网上,平均4.8个人之间就可以实现一次即时通讯软件上的交流周转,2007年初网络上最流行的兔斯基就是典型的活样板,而兔斯基到底来自何方呢?为此我们找到了还在中国传媒大学读大三的王卯卯,这个21岁的女孩恰恰是兔斯基形象的创造者。


 


           


三联生活周刊:你最初为什么想设计兔斯基这个形象,在此之前受到了什么影响吗?


王卯卯:小时候,周围的朋友和同学不约而同地叫我“兔子”,据说是形似加神似,后来上大学写博客,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其实最初我画的那只兔子就是自己,是记录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有意思、有感觉的好玩事情。后来,图画日记中的兔子形象越来越丰富,渐渐有了自己的性格,与现实中的我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于是,我慢慢的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赋予他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东西,通过形形色色的肢体语言,表达它的喜怒哀乐,他就是兔斯基。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人认为中国从老套电影制片式的动画之后,在没有明显作品的十余年过渡期之后,互联网上一夜之间却诞生了很多动画形象,是网络独特的传播机制创造了这个机会,你认为呢?


王卯卯:确实是的。从前在荧幕上放映的动画都是深宅大院,门槛不是一般人可以跨进的。太多对动画充满感情的人,只能做一辈子观众。而互联网让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发言权,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网络中好东西会立刻被飞速传播,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获得出乎意料的知名度。兔斯基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被互联网上的朋友们传播开来的。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兔斯基形象传播和运作的非常有轨迹,包括出现了设计公司的机制,网络还出现了兔斯基海报和明信片生意,你们最终想要做出来什么东西呢?是否最初就是为实现商业目的呢?


王卯卯:最初兔斯基的创作仅仅出于自己的爱好,丝毫不带有商业目的。后来出现的那些海报、明信片之类的衍生品,也只是出于兴趣制作的,最初也就是送给朋友的私人礼物。不过,恰恰是因为这些作品获得了始料不及的认可,使我们看到了兔斯基蕴藏的市场潜力。在之后我们注入了一些商业运作的机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兔斯基,和推广兔斯基。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好玩,我们似乎在互联网推动下的新动画热潮中,找不到更深层次的内涵,除了游戏心态和表面恶搞,缺少了故事性,以及你们想要表达的深入思想。


王卯卯:在互联网上,消息获得太过容易,太过丰富,以至于每一件新诞生的作品(不管是文字、图画还是视频)都很难吸引读者的目光长久驻留。不能在第一时间打动人的作品,几乎就永远的失去了被人了解甚至关注的机会。我想,简单、跳跃但又有些个性的的兔斯基,也正基于这样的环境下才被大家发现和认可的。在我理解,一个卡通形象是不是有内涵,是不是有“深入想法”要表达,并非一定建立在复杂、曲折的故事的基础上。即使是很简单的表情,动作,也可以流露出角色的感情、性格之类的东西。我想我们还没有到达可以挑战某个成熟动画产业的高度。相比而言,兔斯基似乎在动漫产品与衍生品上也许更有机会,也许可以打破中国动漫业长久的制度沉迷。


三联生活周刊:目前我们生活中似乎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已经近乎泛滥的局面,去年msn上还在流行洋葱头,现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兔斯基,你想过明年吗?兔斯基被别的东西淹没。


王卯卯:很多互联网上曾经风靡一时的卡通形象,不久之后就没落了,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创作者的热情和灵感不能保鲜了,导致作品停止更新,或者品质下降,让读者失望;另外一方面是有了新的、更加出色或者符合时代脉搏的东西出现,赢得了网络时代喜新厌旧的网络读者喜爱。我还是有信心的,至少在明年,我还会继续画下去,并且不断地提高兔斯基系列作品的创作水准。而兔斯基会不会淹没在网络动画新潮的汪洋中,我真的无法预期,互联网卡通形象随时都在诞生精品,这只能激励我超越自己。


王卯卯的blog:blog.sina.com.cn/wang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