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5-12-31
2005年的最后一天,周刊编辑部大部分吃男艳女一早,集体奔北京北郊奔去,目标是主编朱伟的新巢。按照朱布冲引用单田芳的说:“甩开腮帮子,轮开大槽牙,就一个字,吃”。4辆车30多口子在老朱家附近的四川老友搓了一顿,要知道老朱同志可一贯是精明的可以,平时中午午饭都不跟我们出去吃。不过大家也没空着手探视他,他狗儿子吃的宝露,人吃的大米,还有若干红酒,还有鲜花,反正是人吃的狗吃的都有了。
说到狗,老朱家两条雪橇犬算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同时也暴露了俺们单位几位怕狗的同学。平日里一直试图表现自己胆子很大的老苗,没想到丫怕狗,老苗很长一段时间躲在墙角,或者干脆跑到窗外,躲狗!
不过200多平米的朱宅还是很不错的,3层,装修的也比较简洁,书柜和古典音乐泛滥的架子很是惹眼,没想到他还在3层专门设计了一个听音乐的地方,羡慕一下。最拽的是老苗和老朱同时在2楼楼梯上趴着的时候,老邢说了一句,这不是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吗?

2005年的最后一天,周刊编辑部大部分吃男艳女一早,集体奔北京北郊奔去,目标是主编朱伟的新巢。按照朱布冲引用单田芳的说:“甩开腮帮子,轮开大槽牙,就一个字,吃”。4辆车30多口子在老朱家附近的四川老友搓了一顿,要知道老朱同志可一贯是精明的可以,平时中午午饭都不跟我们出去吃。不过大家也没空着手探视他,他狗儿子吃的宝露,人吃的大米,还有若干红酒,还有鲜花,反正是人吃的狗吃的都有了。
说到狗,老朱家两条雪橇犬算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同时也暴露了俺们单位几位怕狗的同学。平日里一直试图表现自己胆子很大的老苗,没想到丫怕狗,老苗很长一段时间躲在墙角,或者干脆跑到窗外,躲狗!
不过200多平米的朱宅还是很不错的,3层,装修的也比较简洁,书柜和古典音乐泛滥的架子很是惹眼,没想到他还在3层专门设计了一个听音乐的地方,羡慕一下。最拽的是老苗和老朱同时在2楼楼梯上趴着的时候,老邢说了一句,这不是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吗?

2005-12-28
这是一个假消息满天飞的时候,尤其是面对众多内线blog,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再有什么秘密能保的住。于是古代君主保护自己陵墓不被挖掘的老套路又起了作用,设置无数个疑冢,就如同放出若干个版本的假消息一样。
当年阿里巴巴跟雅虎勾搭的时候,王帅就干过类似的事情。不过根本没法与1月9日苹果大会前的各种假消息比较。怀疑乔布斯雇用了什么前保密局成员,这几天全球各个商业网站都自称拿到了独家消息,半猜测的公布苹果要在1月9日发布的特别新品到底是什么。主要的版本有三种:最多的是这种英特尔mac电脑下月露面,尽管乔布斯很早就说要在6月才会拿出英特尔版本的苹果电脑,但是总是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其次是针对女性用户的轻量化ibook,而且还有头有脑的爆出减轻了多少公斤,消息来源均出自为苹果ODM的工厂。另外一种消息则说苹果可能要出iPod手机,或者取消iPod shuffle 1g版本,而是将iPod nano大降价推出1g容量的低端版。
面对若干消息,苹果的人也是守口如瓶,足足得掉大家胃口,不过目前比较明确的消息,会在apple world上重点发布数码类的东西,而不会是intel芯片的imac,可能瘦身减重的ibook也会有,但肯定不是重点。
刚刚拿到apple world的邀请邮件,据称1月9日这次活动得3000多口子参加,光全球记者就得几百人,而且私下还提醒中国记者团得早点排队进场,去抢靠前的座位。md,一会儿准备擦拭一下我的75-300镜头,到时候抓丫乔布斯的走光照。

这是一个假消息满天飞的时候,尤其是面对众多内线blog,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再有什么秘密能保的住。于是古代君主保护自己陵墓不被挖掘的老套路又起了作用,设置无数个疑冢,就如同放出若干个版本的假消息一样。
当年阿里巴巴跟雅虎勾搭的时候,王帅就干过类似的事情。不过根本没法与1月9日苹果大会前的各种假消息比较。怀疑乔布斯雇用了什么前保密局成员,这几天全球各个商业网站都自称拿到了独家消息,半猜测的公布苹果要在1月9日发布的特别新品到底是什么。主要的版本有三种:最多的是这种英特尔mac电脑下月露面,尽管乔布斯很早就说要在6月才会拿出英特尔版本的苹果电脑,但是总是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其次是针对女性用户的轻量化ibook,而且还有头有脑的爆出减轻了多少公斤,消息来源均出自为苹果ODM的工厂。另外一种消息则说苹果可能要出iPod手机,或者取消iPod shuffle 1g版本,而是将iPod nano大降价推出1g容量的低端版。
面对若干消息,苹果的人也是守口如瓶,足足得掉大家胃口,不过目前比较明确的消息,会在apple world上重点发布数码类的东西,而不会是intel芯片的imac,可能瘦身减重的ibook也会有,但肯定不是重点。
刚刚拿到apple world的邀请邮件,据称1月9日这次活动得3000多口子参加,光全球记者就得几百人,而且私下还提醒中国记者团得早点排队进场,去抢靠前的座位。md,一会儿准备擦拭一下我的75-300镜头,到时候抓丫乔布斯的走光照。

导言:当全球想靠着搞博客养活自己的人都还在苦苦寻找blog生存模式的时候,一本名为《Slate》的电子杂志却悄悄的被评为2005年仅次于《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时报》的第四大媒体。这让众多坚信博客和维基会改变未来媒体的人眼前一亮,草根媒体,这个Blog圈最热衷的词汇,似乎在《Slate》上找到了注解。而柳传志和施振荣联手向网络杂志发行门户Xplus的注资,以及凯雷出手千万美元投资Zcom,一夜之间让电子杂志这个并不新鲜的概念复苏了。
1900万人次的读者,这是让ZCOM创始人黄明明洋洋自得的统计数字,尽管很多人都对这种网络版电子杂志的数据真实性保持怀疑,但是投资者似乎根本不信邪。由大陆和台湾地区两大IT教父柳传志和施振荣联手注资,网络杂志发行门户Xplus毫不费力的就拿到了450万美元,IDG投资POCO,凯雷出手投资ZCOM,总量近一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统统砸向了中国的电子杂志界。面对这种疯狂的局面,也许没有人会记得2000年索易和博大这两家电子杂志的先行者了,尽管今日电子杂志盛事重现与5年前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生在一个博客书写与分众传播的WEB2.0时代,似乎时机更决定一切。
几乎采访所有涉足网络电子杂志的人时,都在他们的办公室看到杰·尼尔森(Jakob Nielsen)那本《传统媒体的终结》的影子,“未来的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它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这则杰·尼尔森的预言在采访中无时无刻不成为对话的潜台词。“没有刊号的限制,没有纸张和印刷费用,发行成本非常低廉,较低的运营成本无疑是这种网络电子杂志在中国一夜爆发的主要原因”,清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说道:“只要网络上的一份电子杂志有超过50万人订阅,那么它就能暂时生存下来。”实际上对于新媒体与老媒体的争论,在2000年互联网热潮时候曾经引起过诸多口水,而随着博客野心勃勃的试图颠覆传统媒体叙述方式的时候,网络杂志和手机媒体似乎更想充当偷取新媒体闹革命后的拾荒者。
电子杂志能够成为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不停唠叨的“非群体化传播工具”吗?“我们并不想颠覆老媒体”,目前手握现金储备最多的黄明明是目前中国网络电子杂志界的典型人物,他在采访中解释说:“总是有很多人寄希望于互联网成为传统媒体格局的革命者,不论是互联网刚刚出来的时候,还是博客开始火热,所有人都认为技术将是改变媒体的手段,而为什么电子杂志不能成为媒体方式的渐进改良者呢。”拿到IDG投资的POCO总是以真正的电子杂志作为自我定义,其CEO姚鸿指着11月份的PCOC音乐杂志说道:“我们可以让这一期的杂志做成真正的多媒体状态,杂志主题是歌手香香的新专辑,读者就可以直接看到歌词和动画,然后在线收听每首新歌,甚至制作花絮,这是传统电视媒体线性灌输所不具备的,每个读者可以自我选择的按需索取。”
当观众们在电影院看《哈里·波特》后,总有人视剧中《预言家日报》上会说话的照片是未来新媒体的蓝本,殊不知在网络杂志界这已经是小儿科的技术。陈必涵是发行量颇高的《男人志WO》和《爱美丽ME》的主编,他更强调摆脱传统杂志的技术性影响,他在采访中解释道:“我们所有选题的策划都是围绕网络电子杂志的特性来进行的。不同于很多传统翻版于平面媒体的电子杂志,《男人志WO》和《爱美丽ME》更像多种表现形式结合的舞台节目,传统媒体上一幅图片可能只能正视,而我们却可以提供360度的视线。”实际上2002年现代艺术类视觉网络杂志《风格癖》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网络电子杂志的一个技术标志,其第一次让多媒体形式成为了电子杂志的核心,而不再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风格癖》应用了先进的P2P发行技术,集Flash动画、视频短片和背景音乐于一体,在线离线都可以任意阅读,甚至为延展到手机平台做出了预留。
当2005年传统纸媒体发行量停滞不前,收入锐减的时候,南方报业集团却投资了一本叫《WOW!ZINE.物志》的电子杂志,就如同“WOW!ZINE”这个英文名字意思一样,很多人发出了“看到它的第一眼的惊呼声”。《物志》被当作传统媒体涉足电子杂志最典型的例子,《物志》的主编易海燕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物志》更像一种多媒体的集合,4个月时间读者要超过200万。”时尚和瑞丽两大杂志集团似乎也蠢蠢欲动,在10月份不约而同地悄悄加入到这场电子杂志洪流中,《时尚炫妆》似乎要保守的多,所有内容均来自《时尚》系列纸媒杂志,并不摄取重点与大部头的东西,而更多是撷取图片,以及诸多非常精彩却因为篇幅阅读时易被忽视的内容,将这些素材电子杂志发行平台Xplus,通过Xplus的网络阅读器来传播。而《瑞丽网刊》则要独立的多,独立的内容制作部门完全是按照创立新媒体配置的,甚至为《瑞丽网刊》单独成立了广告部门。借助广州的网络杂志门户VIKA合作,瑞丽拥有自己的网刊阅读器,用户可以从《瑞丽》网站和VIKA平台上下载到《瑞丽Pretty》、《瑞丽JM》和《瑞丽Goo》。
更多的中国电子杂志尝试者都热衷谈起电子商务顾问拉夫.威尔森博士,他1997年8月推出的收费的半月刊网络杂志《今日电子商务》被普遍视作电子杂志的理想化模版,每年49.95美元,正式职员只有威尔森一个人。“网络电子杂志更大意义是解决了传媒发行问题”,李希光在采访中说道:“电子杂志借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以及多媒体化的表达书写方式,降低的只是成本和准入门槛。”在李希光教授看来新媒体和老媒体在电子杂志上是可以联手的,他解释道:“一旦一个在线杂志在网上获得成功,网上读者甚至会提出希望看到一本纸质杂志的要求。 美国的在线杂志Nerve在发展到了280万订户后,许多在线读者纷纷要求要看到一本下线的Nerve杂志,于是纸版的Nerve杂志在2005年4月出现了,创刊号一下子就卖掉了5万册。”投身电子杂志的人如果看过2005年7月出现的一部关于Google的Flash记录片,也许更期望预言中2007年索尼电子纸已经比实际纸张便宜,成为Newsbot-ster的上等媒体变成现实。

导言:当全球想靠着搞博客养活自己的人都还在苦苦寻找blog生存模式的时候,一本名为《Slate》的电子杂志却悄悄的被评为2005年仅次于《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时报》的第四大媒体。这让众多坚信博客和维基会改变未来媒体的人眼前一亮,草根媒体,这个Blog圈最热衷的词汇,似乎在《Slate》上找到了注解。而柳传志和施振荣联手向网络杂志发行门户Xplus的注资,以及凯雷出手千万美元投资Zcom,一夜之间让电子杂志这个并不新鲜的概念复苏了。
1900万人次的读者,这是让ZCOM创始人黄明明洋洋自得的统计数字,尽管很多人都对这种网络版电子杂志的数据真实性保持怀疑,但是投资者似乎根本不信邪。由大陆和台湾地区两大IT教父柳传志和施振荣联手注资,网络杂志发行门户Xplus毫不费力的就拿到了450万美元,IDG投资POCO,凯雷出手投资ZCOM,总量近一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统统砸向了中国的电子杂志界。面对这种疯狂的局面,也许没有人会记得2000年索易和博大这两家电子杂志的先行者了,尽管今日电子杂志盛事重现与5年前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生在一个博客书写与分众传播的WEB2.0时代,似乎时机更决定一切。
几乎采访所有涉足网络电子杂志的人时,都在他们的办公室看到杰·尼尔森(Jakob Nielsen)那本《传统媒体的终结》的影子,“未来的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它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这则杰·尼尔森的预言在采访中无时无刻不成为对话的潜台词。“没有刊号的限制,没有纸张和印刷费用,发行成本非常低廉,较低的运营成本无疑是这种网络电子杂志在中国一夜爆发的主要原因”,清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说道:“只要网络上的一份电子杂志有超过50万人订阅,那么它就能暂时生存下来。”实际上对于新媒体与老媒体的争论,在2000年互联网热潮时候曾经引起过诸多口水,而随着博客野心勃勃的试图颠覆传统媒体叙述方式的时候,网络杂志和手机媒体似乎更想充当偷取新媒体闹革命后的拾荒者。
电子杂志能够成为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不停唠叨的“非群体化传播工具”吗?“我们并不想颠覆老媒体”,目前手握现金储备最多的黄明明是目前中国网络电子杂志界的典型人物,他在采访中解释说:“总是有很多人寄希望于互联网成为传统媒体格局的革命者,不论是互联网刚刚出来的时候,还是博客开始火热,所有人都认为技术将是改变媒体的手段,而为什么电子杂志不能成为媒体方式的渐进改良者呢。”拿到IDG投资的POCO总是以真正的电子杂志作为自我定义,其CEO姚鸿指着11月份的PCOC音乐杂志说道:“我们可以让这一期的杂志做成真正的多媒体状态,杂志主题是歌手香香的新专辑,读者就可以直接看到歌词和动画,然后在线收听每首新歌,甚至制作花絮,这是传统电视媒体线性灌输所不具备的,每个读者可以自我选择的按需索取。”
当观众们在电影院看《哈里·波特》后,总有人视剧中《预言家日报》上会说话的照片是未来新媒体的蓝本,殊不知在网络杂志界这已经是小儿科的技术。陈必涵是发行量颇高的《男人志WO》和《爱美丽ME》的主编,他更强调摆脱传统杂志的技术性影响,他在采访中解释道:“我们所有选题的策划都是围绕网络电子杂志的特性来进行的。不同于很多传统翻版于平面媒体的电子杂志,《男人志WO》和《爱美丽ME》更像多种表现形式结合的舞台节目,传统媒体上一幅图片可能只能正视,而我们却可以提供360度的视线。”实际上2002年现代艺术类视觉网络杂志《风格癖》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网络电子杂志的一个技术标志,其第一次让多媒体形式成为了电子杂志的核心,而不再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风格癖》应用了先进的P2P发行技术,集Flash动画、视频短片和背景音乐于一体,在线离线都可以任意阅读,甚至为延展到手机平台做出了预留。
当2005年传统纸媒体发行量停滞不前,收入锐减的时候,南方报业集团却投资了一本叫《WOW!ZINE.物志》的电子杂志,就如同“WOW!ZINE”这个英文名字意思一样,很多人发出了“看到它的第一眼的惊呼声”。《物志》被当作传统媒体涉足电子杂志最典型的例子,《物志》的主编易海燕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物志》更像一种多媒体的集合,4个月时间读者要超过200万。”时尚和瑞丽两大杂志集团似乎也蠢蠢欲动,在10月份不约而同地悄悄加入到这场电子杂志洪流中,《时尚炫妆》似乎要保守的多,所有内容均来自《时尚》系列纸媒杂志,并不摄取重点与大部头的东西,而更多是撷取图片,以及诸多非常精彩却因为篇幅阅读时易被忽视的内容,将这些素材电子杂志发行平台Xplus,通过Xplus的网络阅读器来传播。而《瑞丽网刊》则要独立的多,独立的内容制作部门完全是按照创立新媒体配置的,甚至为《瑞丽网刊》单独成立了广告部门。借助广州的网络杂志门户VIKA合作,瑞丽拥有自己的网刊阅读器,用户可以从《瑞丽》网站和VIKA平台上下载到《瑞丽Pretty》、《瑞丽JM》和《瑞丽Goo》。
更多的中国电子杂志尝试者都热衷谈起电子商务顾问拉夫.威尔森博士,他1997年8月推出的收费的半月刊网络杂志《今日电子商务》被普遍视作电子杂志的理想化模版,每年49.95美元,正式职员只有威尔森一个人。“网络电子杂志更大意义是解决了传媒发行问题”,李希光在采访中说道:“电子杂志借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以及多媒体化的表达书写方式,降低的只是成本和准入门槛。”在李希光教授看来新媒体和老媒体在电子杂志上是可以联手的,他解释道:“一旦一个在线杂志在网上获得成功,网上读者甚至会提出希望看到一本纸质杂志的要求。 美国的在线杂志Nerve在发展到了280万订户后,许多在线读者纷纷要求要看到一本下线的Nerve杂志,于是纸版的Nerve杂志在2005年4月出现了,创刊号一下子就卖掉了5万册。”投身电子杂志的人如果看过2005年7月出现的一部关于Google的Flash记录片,也许更期望预言中2007年索尼电子纸已经比实际纸张便宜,成为Newsbot-ster的上等媒体变成现实。

2005-12-26
舍得花钱在摄影师上还是不一样啊,这是王峰那本《时尚先生》1月的封面图片。封面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堆跟web2.0有关的家伙,比较类似11月我给三联写的那个博客封面,再加上7月三联那个web2.0,还有郭娜去采访的那个达贝妮。
他这个封面7周前启动的吧。那时候刚好在写blog40个月流变的那个封面。王峰这家伙跟7年前我认识他时候一样,没啥进步啊,7年前他做pclife的主编,当时我跟丫说了一下linux是啥,他也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做了个封面。这次web2.0感觉也一样,不明白web2.0是什么不要紧,只要够玄,人物个性够酷,足够草根就可以。也许这就是他演讲中的那个杂志的g点吧。
不过文章内容上还是别过分恭维了,尽管最初这个选题定下来,我给提供了不少思路和采访资源。原本第一遍主文稿子作者让我帮忙看看,感觉还可以,王峰说太专业看不懂,于是名牌的兄弟帮忙改,三联出去的兄弟就是能扯,一堆玄概念被加入到web2.0的注释。调调变化了一些,也还说得过去,不过关心的问题不再是web2.0本身,感觉有点说的乱了。达贝尼的挺拔样子肯定能让web2.0圈子里面讨论一下。即便如此还是要夸奖一下王峰这个老头子,至少他嗅觉还是比较灵敏的。
最搞的是李学龄这张照片,我认识丫8年了,从没见过他这打扮。我把这个图片转给陈彤看得时候,chentong 说:有点儿像孙楠
大量图片都在这个封面马执笔人的flickr上,有兴趣大家自己下载。

舍得花钱在摄影师上还是不一样啊,这是王峰那本《时尚先生》1月的封面图片。封面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堆跟web2.0有关的家伙,比较类似11月我给三联写的那个博客封面,再加上7月三联那个web2.0,还有郭娜去采访的那个达贝妮。
他这个封面7周前启动的吧。那时候刚好在写blog40个月流变的那个封面。王峰这家伙跟7年前我认识他时候一样,没啥进步啊,7年前他做pclife的主编,当时我跟丫说了一下linux是啥,他也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做了个封面。这次web2.0感觉也一样,不明白web2.0是什么不要紧,只要够玄,人物个性够酷,足够草根就可以。也许这就是他演讲中的那个杂志的g点吧。
不过文章内容上还是别过分恭维了,尽管最初这个选题定下来,我给提供了不少思路和采访资源。原本第一遍主文稿子作者让我帮忙看看,感觉还可以,王峰说太专业看不懂,于是名牌的兄弟帮忙改,三联出去的兄弟就是能扯,一堆玄概念被加入到web2.0的注释。调调变化了一些,也还说得过去,不过关心的问题不再是web2.0本身,感觉有点说的乱了。达贝尼的挺拔样子肯定能让web2.0圈子里面讨论一下。即便如此还是要夸奖一下王峰这个老头子,至少他嗅觉还是比较灵敏的。
最搞的是李学龄这张照片,我认识丫8年了,从没见过他这打扮。我把这个图片转给陈彤看得时候,chentong 说:有点儿像孙楠
大量图片都在这个封面马执笔人的flickr上,有兴趣大家自己下载。

2005-12-22
当20小时前,金茂大厦还没有着火的时候,俺在2层跟两个人对话了一番,第一个是摩托罗拉汉城设计中心的设计师,感觉还不错,至少这韩国哥们还明白什么是人体工程学,什么是质感思维。而第二个采访,则让俺彻底感受到一群被所谓国际时尚洗脑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vivienne tam是谁,当看到摩托罗拉聘请这位被称为国际知名华人设计师的广东女人时,实在不明白同时一块采访的几个所谓时尚女记者,为什么对她设计的手机皮套感冒。毫不实用的人造皮革和塑料尼龙,然后被描绘上“龙、京剧脸谱”这类特别“中国”的造型。这让我再一次看到了所谓中国符号在作祟,这种玩意****又一次出口转内销了。如果这个革制品套子上烫印的龙下面,不写上vivienne tam,感觉跟过街天桥上10元的地摊货没什么区别?
当我毫不掩饰的对国际知名女设计师发出疑问时,一同采访的几位女记者都快惊呼了。然后不等女设计师说服我,这群女记者就鄙夷起来,一群毫无脑子的女人,况且胸也不大。国际时尚认可的玩意,在这些根本不懂装懂的中国媒体看来就是爷爷级,设计的是什么并不重要。
vivienne tam似乎也没辙,于是拿出了那套所谓时尚设计的通用版说法,天晓得这种硬邦邦的套子,比一块绒布包好多少。根本没人敢于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大量工业化生产的手机,被知名设计师作个所谓中国符号化的套子,就成了奢侈品?愚蠢的新奢侈主义,难道他们不知道极客精神信条中最反对的就是他们吗?

当20小时前,金茂大厦还没有着火的时候,俺在2层跟两个人对话了一番,第一个是摩托罗拉汉城设计中心的设计师,感觉还不错,至少这韩国哥们还明白什么是人体工程学,什么是质感思维。而第二个采访,则让俺彻底感受到一群被所谓国际时尚洗脑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vivienne tam是谁,当看到摩托罗拉聘请这位被称为国际知名华人设计师的广东女人时,实在不明白同时一块采访的几个所谓时尚女记者,为什么对她设计的手机皮套感冒。毫不实用的人造皮革和塑料尼龙,然后被描绘上“龙、京剧脸谱”这类特别“中国”的造型。这让我再一次看到了所谓中国符号在作祟,这种玩意****又一次出口转内销了。如果这个革制品套子上烫印的龙下面,不写上vivienne tam,感觉跟过街天桥上10元的地摊货没什么区别?
当我毫不掩饰的对国际知名女设计师发出疑问时,一同采访的几位女记者都快惊呼了。然后不等女设计师说服我,这群女记者就鄙夷起来,一群毫无脑子的女人,况且胸也不大。国际时尚认可的玩意,在这些根本不懂装懂的中国媒体看来就是爷爷级,设计的是什么并不重要。
vivienne tam似乎也没辙,于是拿出了那套所谓时尚设计的通用版说法,天晓得这种硬邦邦的套子,比一块绒布包好多少。根本没人敢于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大量工业化生产的手机,被知名设计师作个所谓中国符号化的套子,就成了奢侈品?愚蠢的新奢侈主义,难道他们不知道极客精神信条中最反对的就是他们吗?

2005-12-19
导言:当陈天桥抱怨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们不学无术,根本不了解中国现实就给股票定价发言的时候。一家美国的私人金融咨询公司却试图帮助华尔街彻底嘴硬一次,在对苹果电脑的年终股票评估时,这家iSuppli公司的行动,直接让那些怀疑苹果股价还能持续走高多少的人不再犹豫。

“苹果最新一代的iPod video至少有52%的毛利润,此乃我们科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这是iSuppli私人金融咨询公司投资推荐中写道的。这种所谓科学方法的投资分析,并不是找到了什么特别的分析工具,或者通过商业间谍拿到了什么特别档案,他们的方法很简单,也的确很科学,如果简练形容的话就是一个字:拆。

苹果2005年第四季度的新产品iPod video被拿来拆解分析,工作的细节和流程很简单,将iPod video所使用的材料逐个分解,东芝30GB微型硬盘65美元,三星SDRAM内存1.75美元,飞利浦电源管理单元2.5美元,英国欧胜微电子的音频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3.75美元,Broadcom公司的视频解码器10美元,如此最终算出来全部用料143.5美元,而iPod video零售价格299美元,推测之后发现苹果总毛利润率高达52%。于是华尔街毫不犹豫的得出了自己的结论:“iPod是个赚钱的机器”,事情还没有结束,那些为苹果提供原料的企业,也跟着搭上了顺风车,专门研发触摸式技术的圣何塞赛普拉斯半导体,因为在iPod video中取代Synaptics成为苹果独特转轮配件提供商,一夜直接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这家以拆解作为金融分析手段的iSuppli公司,实际上核心成员只有一位叫埃里克·派特(Eric Pratt)的家伙,在拆解分析苹果iPod video之后,任天堂的Game Boy Micro、苹果袖珍电脑Mac mini也成为了他螺丝刀下的“拆解分尸解剖对象”,发烧友们将“分解先生”和“硬件屠夫”这样的外号送给他。这种对消费电子产品的拆解风潮很快在全球传染开,从苹果的iPod到索尼的PSP游戏机,从佳能IXUS数码相机到微软Xbox360,只要是能够全球采购生产的流行消费电子产品,基本上都没跑掉被拆的命运。

“没有什么是不透明的,除非你敢像微软那样从IBM定做特别CPU”,埃里克·派特的网站上篇文章写道。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成本不透明的消费品苹果市场零售价499美元的Mac mini,成本约为283美元,iPod nano的成本也不过100美元。而任天堂的复古掌上游戏机Game Boy Micro,绝对算是压缩成本的冠军,100美元定价的Game Boy Micro成本只有44美元。其实微软299美元简装版的Xbox360,早在上市之前就号称被竞争对手索尼拿去分析了,《商业周刊》透露出了相关拆解测算的成本,每一台豪华版Xbox 360微软得亏损71美元,简装版Xbox 360亏的更多,299美元售价得亏126美元。

埃里克·派特之所以能够以这种方式分析,完全拜全球化所赐,全球统一的销售定价和多家供应商的生产模式,让拆解者很容易算出成本。尤其是在后PC时代,流行性消费电子产品的硬件泛滥,几乎占据了现在电子消费市场一半的市场。《商业2.0》网站上也在关注这股拆解的风潮,他们评论道:“以服装和玩具为首的传统经济,充斥着无法评估的人力成本,而电子消费经济则让这些变得更为简单。”沃顿商学院曾经专门研究过全球化后的OEM和ODM经济模式,以评估大量中国制造后全球经济的细微变化。当时那些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者设计一套适用的数学模型,据称耗费了300万美元的经费,而按照埃里克·派特的方式,研究经费很少,需要的仅仅是去市场上买一台分析对象。

尽管苹果在iPod后面不再打上中国制造,而只是书写美国设计,但是中国的分析者也完全可以按照这套流程模仿一番,算算其中有多少电子元件来自中国。至少苏州和东莞的税务机构完全可以根据多少元件来自当地,而能推算出这些企业是否足额纳税。如果陈天桥也想找到说服华尔街的方法,不妨主动把盛大刚刚研发上市的EZ POD也主动拆解一番,用成本法则来告诉公众投资者,299元人民币售价的EZ POD不是亏本产品。

导言:当陈天桥抱怨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们不学无术,根本不了解中国现实就给股票定价发言的时候。一家美国的私人金融咨询公司却试图帮助华尔街彻底嘴硬一次,在对苹果电脑的年终股票评估时,这家iSuppli公司的行动,直接让那些怀疑苹果股价还能持续走高多少的人不再犹豫。

“苹果最新一代的iPod video至少有52%的毛利润,此乃我们科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这是iSuppli私人金融咨询公司投资推荐中写道的。这种所谓科学方法的投资分析,并不是找到了什么特别的分析工具,或者通过商业间谍拿到了什么特别档案,他们的方法很简单,也的确很科学,如果简练形容的话就是一个字:拆。

苹果2005年第四季度的新产品iPod video被拿来拆解分析,工作的细节和流程很简单,将iPod video所使用的材料逐个分解,东芝30GB微型硬盘65美元,三星SDRAM内存1.75美元,飞利浦电源管理单元2.5美元,英国欧胜微电子的音频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3.75美元,Broadcom公司的视频解码器10美元,如此最终算出来全部用料143.5美元,而iPod video零售价格299美元,推测之后发现苹果总毛利润率高达52%。于是华尔街毫不犹豫的得出了自己的结论:“iPod是个赚钱的机器”,事情还没有结束,那些为苹果提供原料的企业,也跟着搭上了顺风车,专门研发触摸式技术的圣何塞赛普拉斯半导体,因为在iPod video中取代Synaptics成为苹果独特转轮配件提供商,一夜直接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这家以拆解作为金融分析手段的iSuppli公司,实际上核心成员只有一位叫埃里克·派特(Eric Pratt)的家伙,在拆解分析苹果iPod video之后,任天堂的Game Boy Micro、苹果袖珍电脑Mac mini也成为了他螺丝刀下的“拆解分尸解剖对象”,发烧友们将“分解先生”和“硬件屠夫”这样的外号送给他。这种对消费电子产品的拆解风潮很快在全球传染开,从苹果的iPod到索尼的PSP游戏机,从佳能IXUS数码相机到微软Xbox360,只要是能够全球采购生产的流行消费电子产品,基本上都没跑掉被拆的命运。

“没有什么是不透明的,除非你敢像微软那样从IBM定做特别CPU”,埃里克·派特的网站上篇文章写道。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成本不透明的消费品苹果市场零售价499美元的Mac mini,成本约为283美元,iPod nano的成本也不过100美元。而任天堂的复古掌上游戏机Game Boy Micro,绝对算是压缩成本的冠军,100美元定价的Game Boy Micro成本只有44美元。其实微软299美元简装版的Xbox360,早在上市之前就号称被竞争对手索尼拿去分析了,《商业周刊》透露出了相关拆解测算的成本,每一台豪华版Xbox 360微软得亏损71美元,简装版Xbox 360亏的更多,299美元售价得亏126美元。

埃里克·派特之所以能够以这种方式分析,完全拜全球化所赐,全球统一的销售定价和多家供应商的生产模式,让拆解者很容易算出成本。尤其是在后PC时代,流行性消费电子产品的硬件泛滥,几乎占据了现在电子消费市场一半的市场。《商业2.0》网站上也在关注这股拆解的风潮,他们评论道:“以服装和玩具为首的传统经济,充斥着无法评估的人力成本,而电子消费经济则让这些变得更为简单。”沃顿商学院曾经专门研究过全球化后的OEM和ODM经济模式,以评估大量中国制造后全球经济的细微变化。当时那些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者设计一套适用的数学模型,据称耗费了300万美元的经费,而按照埃里克·派特的方式,研究经费很少,需要的仅仅是去市场上买一台分析对象。

尽管苹果在iPod后面不再打上中国制造,而只是书写美国设计,但是中国的分析者也完全可以按照这套流程模仿一番,算算其中有多少电子元件来自中国。至少苏州和东莞的税务机构完全可以根据多少元件来自当地,而能推算出这些企业是否足额纳税。如果陈天桥也想找到说服华尔街的方法,不妨主动把盛大刚刚研发上市的EZ POD也主动拆解一番,用成本法则来告诉公众投资者,299元人民币售价的EZ POD不是亏本产品。

2005-12-18
《明白“上下上下左右左右BA”的请举手》中有网友留言说,秘籍应该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ABBA,并且说我记错了。实在很抱歉的告诉你,不需要我找出老游戏核对,就能够确认到底正确的密集是什么,并不是我记忆力有多超强,实在是我拥有不少老资料。
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两个人,一个叫献辉,另一个叫王皓,估计这两位现在最少也得快40岁了,因为在10年前,这两位干了件中国游戏界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他们编著了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本正式出版发行的游戏类专门出版物。
左面这本任天堂游戏攻关秘诀是有据可查的中国内地第一本合法游戏出版物,发行时间是1990年10月,而前面提及的两位献辉和王皓是署名的编著者,出版社是科学普及出版社,也就是后来《家用电脑与游戏机机》的上级单位,当时定价1.5元,第一次印刷了2万册,这个发行量绝对让现在出版社的老总们气死。当时这本小册子热的脱销,至少加印了3次,最火的时候一般都是买游戏机送一本,书摊上根本拿不到货。
右面这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电视游戏攻关秘诀》,则诞生于1991年12月,定价2.4元,编著浩平,不确认这本是不是中国第二本游戏出版物,但至少这两本书绝对是当年游戏狂图手中热得发烫的好东西。而如今再看看报摊上游戏杂志的泛滥,越发的强烈感触到媒体泛滥和信息拥塞是怎么回事。

《明白“上下上下左右左右BA”的请举手》中有网友留言说,秘籍应该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ABBA,并且说我记错了。实在很抱歉的告诉你,不需要我找出老游戏核对,就能够确认到底正确的密集是什么,并不是我记忆力有多超强,实在是我拥有不少老资料。
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两个人,一个叫献辉,另一个叫王皓,估计这两位现在最少也得快40岁了,因为在10年前,这两位干了件中国游戏界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他们编著了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本正式出版发行的游戏类专门出版物。
左面这本任天堂游戏攻关秘诀是有据可查的中国内地第一本合法游戏出版物,发行时间是1990年10月,而前面提及的两位献辉和王皓是署名的编著者,出版社是科学普及出版社,也就是后来《家用电脑与游戏机机》的上级单位,当时定价1.5元,第一次印刷了2万册,这个发行量绝对让现在出版社的老总们气死。当时这本小册子热的脱销,至少加印了3次,最火的时候一般都是买游戏机送一本,书摊上根本拿不到货。
右面这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电视游戏攻关秘诀》,则诞生于1991年12月,定价2.4元,编著浩平,不确认这本是不是中国第二本游戏出版物,但至少这两本书绝对是当年游戏狂图手中热得发烫的好东西。而如今再看看报摊上游戏杂志的泛滥,越发的强烈感触到媒体泛滥和信息拥塞是怎么回事。

2005-12-15

我认识的一个未成年摄影师,不久前花40块钱,买了一个国产学习机,然后每天津津乐道的玩这个仿冒自任天堂FC的学习机。而这个未成年摄影师出生那年,我第一次玩上这台任天堂原产的游戏机,记得那年小学多给我们放了一周的假期,然后电视上总是新闻联播。
这台当年的原装任天堂FC游戏机,花费了400元人民币,这相当于俺们老爷子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从当时北京计算机三厂在小街豁口的门市部买的,现在那个地方已经是卖吃喝和泔水的饭馆了。
几周前我们评选最佳产品与设计奖,任天堂那款GBM再一次打动了我,要知道红白机所蕴含的游戏精神,远非微软XBOX360或者索尼PSP这种新潮游戏机所能比拟的。翻出来16年前的老玩具,又感受一番,这种感觉是空前的。几乎70年代到85年生人的城市男孩,估计都知道水下八关,这个当年空前的流行性谣传。
而“上下上下左右左右BA”,这条混斗罗和沙罗曼蛇的30条命秘籍,曾经是我小学时候背诵最流利的三项内容之一,另外两项是3.1415926585323846,我最好纪录背诵XXX位,还有一项是跟某著名相声练嘴皮子,譬如“张家后院有只肥茎白茎八斤鸡,飞到李家后院里,李家后院有只肥茎白茎八斤狗,咬了张家的肥茎白茎八斤鸡…”,以至于我现在说话语速过快,跳跃思维恶劣。


我认识的一个未成年摄影师,不久前花40块钱,买了一个国产学习机,然后每天津津乐道的玩这个仿冒自任天堂FC的学习机。而这个未成年摄影师出生那年,我第一次玩上这台任天堂原产的游戏机,记得那年小学多给我们放了一周的假期,然后电视上总是新闻联播。
这台当年的原装任天堂FC游戏机,花费了400元人民币,这相当于俺们老爷子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从当时北京计算机三厂在小街豁口的门市部买的,现在那个地方已经是卖吃喝和泔水的饭馆了。
几周前我们评选最佳产品与设计奖,任天堂那款GBM再一次打动了我,要知道红白机所蕴含的游戏精神,远非微软XBOX360或者索尼PSP这种新潮游戏机所能比拟的。翻出来16年前的老玩具,又感受一番,这种感觉是空前的。几乎70年代到85年生人的城市男孩,估计都知道水下八关,这个当年空前的流行性谣传。
而“上下上下左右左右BA”,这条混斗罗和沙罗曼蛇的30条命秘籍,曾经是我小学时候背诵最流利的三项内容之一,另外两项是3.1415926585323846,我最好纪录背诵XXX位,还有一项是跟某著名相声练嘴皮子,譬如“张家后院有只肥茎白茎八斤鸡,飞到李家后院里,李家后院有只肥茎白茎八斤狗,咬了张家的肥茎白茎八斤鸡…”,以至于我现在说话语速过快,跳跃思维恶劣。

2005-12-12

12月9号似乎发生了不少事情。梦工厂断梦,即将正式出售了,雅虎则是悄无声息的收购了web2.0的典型del.icio.us,而同时,周鸿祎对一些网络萌芽的廉价采摘又出手了。

要知道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杰弗瑞·卡曾伯格和大卫·葛芬,这三位可是美国电影电视和动画的三位牛人啊,1994年创立梦工厂之后,几乎席卷式的发展。俺不是非常对《美国美人》和《角斗士》这样的获奖片感冒,但《拯救大兵瑞恩》,《史莱克》和《马达加斯加》我还都是很喜欢的,尤其是梦工厂特征性的云彩月亮片头,跟东映那个澎湃的大海暗礁有一拼的。其实现在看来梦工厂代表了90年代电脑进入电影制作的整个历程,当乔布斯的Pixar也开始玩电脑动画的时候,至少可以武断的说,技术的天平就不再向梦工厂倾斜了,是个人只要有钱都能做出来很好的特效,张艺谋都玩了,梦工厂还有什么特色了呢?

而比梦工厂被收购更汹涌的,只有9个员工的del.icio.us被雅虎收购,成为了flickr之后,又一个被雅虎网络的web2.0站点,这似乎会给中国新一轮的互联网热血青年们又一些刺激。甚至很多不安于国内VC克扣的人,也开始想是不是直接给美国或者全球人民服务服务,豆瓣的英文版测试可以算是这种尝试的萌芽吧。

尽管雅虎收购del.icio.us用了多少钱还不公开,但是曾经被雅虎收购的周鸿祎却拿到了不少美元现金。这两天论坛上都在讨论他的是非功过,尤其是他那些雅虎收购美金转到什么账户上,为什么没有纳税的问题。而周被我视作中国互联网最“抠门”的人之一,他又一次花小钱,捡大便宜,论坛程序提供商WWW.Discuz.COM已经向周出售了15%的股份,而周给的钱也就值一辆宝时捷997。其实周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采摘互联网萌芽了,目前他掏钱大张旗鼓搞的qihoo,就是来自飞天的站点,我在3个月前问过飞天,他说手下兄弟们得吃饭,不知道现在他后悔没。

2005-12-10
今晚去标放看《芬芳之旅》的内部献演,将近2个小时的片子,似乎看到了众多电影的痕迹。我在片子最初的10分钟,司机和售票员的故事,我以为自己看到了张暖欣那部《北京您早》。然后又出现了男医生和售票员的作风问题,我以为自己提前看到了电影版王****的《黄金时代》,之后又看到了《天堂电影院》,不知道送下半部电影的放映员是不是也碰到了悍妇,在此后是《天浴》,范伟如何修自己这辆安全行车60万小时的老车,有点像帐篷里的汉子。最后又来了段《红高粱》,不过是在黄油油的油菜花地中,售票员一直在跳的小鹿比牲口般的姜文更凶猛。
我之前不屑于看《7剑》,也错过了看《孔雀》,张静初是谁我一直没怎么关心,我们单位专业跑文化娱乐的孟静mm曾经在8嘎栏目上写过,没仔细看文字,当时就感觉配图上还算俏丽的一个小妞。今天算是第一次看这妞演片子,真人脸盘子比电影里面大,裤子脱的挺麻利的。不过要不因为有人在旁边不断解释,我肯定会骂这位中戏导演专业的女演员不会表演。范伟老师的阳萎者表情和植物人状态,挺好。不过我在这部《芬芳之旅》中并没有看到什么芬芳,英文名字干脆简单为the road,省去了芬芳这样的粉色词汇。粗看了一遍至少发现了3处穿帮,不过感觉比张扬的那个《向日葵》好点。

今晚去标放看《芬芳之旅》的内部献演,将近2个小时的片子,似乎看到了众多电影的痕迹。我在片子最初的10分钟,司机和售票员的故事,我以为自己看到了张暖欣那部《北京您早》。然后又出现了男医生和售票员的作风问题,我以为自己提前看到了电影版王****的《黄金时代》,之后又看到了《天堂电影院》,不知道送下半部电影的放映员是不是也碰到了悍妇,在此后是《天浴》,范伟如何修自己这辆安全行车60万小时的老车,有点像帐篷里的汉子。最后又来了段《红高粱》,不过是在黄油油的油菜花地中,售票员一直在跳的小鹿比牲口般的姜文更凶猛。
我之前不屑于看《7剑》,也错过了看《孔雀》,张静初是谁我一直没怎么关心,我们单位专业跑文化娱乐的孟静mm曾经在8嘎栏目上写过,没仔细看文字,当时就感觉配图上还算俏丽的一个小妞。今天算是第一次看这妞演片子,真人脸盘子比电影里面大,裤子脱的挺麻利的。不过要不因为有人在旁边不断解释,我肯定会骂这位中戏导演专业的女演员不会表演。范伟老师的阳萎者表情和植物人状态,挺好。不过我在这部《芬芳之旅》中并没有看到什么芬芳,英文名字干脆简单为the road,省去了芬芳这样的粉色词汇。粗看了一遍至少发现了3处穿帮,不过感觉比张扬的那个《向日葵》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