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二等巨人的醉翁之意
柯尼卡作为创办于1873年4月的老牌感光企业,在日本是第一家推出彩色胶卷的公司,目前仍在胶卷、相纸等感光材料上占有12%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数码影像的步步逼近,柯尼卡感光部分的生意利润持续走低。而美能达作为老牌单反相机制造商,虽然推出的DiMAGE 7系列数码相机在欧洲频频获奖,但是并不能挽救财务上的捉襟见肘。可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在感光和相机届却是巨人云集,富士、佳能,甚至索尼都无人能及,相比柯尼卡和美能达的规模就要小的多了,这也成为他们能够联手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但是真正造成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感光材料和相机生意,而是出人意料的复印机。
在柯尼卡和美能达的2002年股市说明中都提到了自己的复印机生意,柯尼卡目前在复印机光存取头外销市场上占有接近100%的市场,但是却面临着研究人员不足的问题,与此相反的是美能达虽然拥有众多光学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却在面临业务发展不顺利,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复印机行业目前正在经历由模拟技术向数码技术和由黑白向彩色的过渡,比起竞争激烈的数码相机领域要安全的多,而且购买复印机的往往都是商业用户,利润空间要比作个人用相机大的多,所以这次合并背后真正的利益交换点凸显在以复印机等信息设备和光存储头等的光器件业务上。柯尼卡社长岩居文雄宣称“在信息设备领域,外界将佳能、富士施乐以及理光称之为3强,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力争赶超这3强”,由此不难看出合并的野心所在。
如果合并顺利的话,控股公司将在夏天启动,届时将诞生日本第四大精密设备制造商,按照目前业务量计算的公司年收入将达1.05万亿日元。柯尼卡社长岩居文雄甚至大胆的预测今后3年内营业收入将增加约30%,2005年的目标是营业额达到1兆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12亿5000万元),营业利润达到1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3亿7500万元)。
“我反对”:一位柯尼卡的持股人坚决的说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乐观看待这次合并。尽管柯尼卡和美能达计划通过渐进式的方法实现合并,在4月份先以柯尼卡为控股公司,分解为6个业务分公司,然后在8月再通过互换股权的方式过渡到新的“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之后美能达将作为业务公司纳入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管辖,并且该控股公司将下辖共7个业务公司。届时将与先前实现分公司化的柯尼卡采用不同的业务公司的形态。然后于10月份合并及重组通用业务。最终形成六个分别负责信息设备和光器件业务的分公司和负责两个负责研究开发公司组成。但是这就意味着一系列的大幅裁员,在与柯尼卡和美能达的中国分别员工交流中已经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于合并裁员威胁的担心,已经公布的数字是在2005年之前裁员4000人,Merrill商业情报研究所的Kaye分析说“这个数字还是根据计划性的部门裁减算出来的,实际裁员人数肯定要更多”。美能达的一位中国员工悄悄向记者透露说“我们几周前就听到了合并的消息,真不知道以后如何,好在中国区业务还不错,但愿不要把我裁掉”。
虽然双方合并时明确说“本着相互对等的精神,用交换股份的方式实行全面统一经营合并”,但明眼人都知道是谁合并谁,柯尼卡在截至上个财务年度中总收入达5396亿日元,盈利111亿日元,而美能达公司同期的销售收入为5109亿日元,亏损345亿日元。根据美能达目前的市值和负债计算其合并价值仅1950亿日元(约合16亿美元)。也正是因为美能达目前财务状况不佳,很多柯尼卡的忠实持股人对这项合并持否定态度,甚至在刚刚公布合并之后,柯尼卡的股价曾经小幅下跌。Merrill商业情报研究所的Kaye分析说“柯尼卡的投资者担心美能达会成为包袱,美能达不在4月份以前改进他的资产负债状况,恐怕以后合并会麻烦不断”。为此柯尼卡发言人不得不站出来对大家解释“美能达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低端彩色激光复印机技术已经超过了佳能和惠普,而且他们有柯尼卡需要的相机品牌,财务上的问题会很快解决的”,柯尼卡甚至在1月10日还专门为美国投资者发布了一项公告来解释日本这边的情况。
从未来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的管理层人事安排再一次印证了柯尼卡作为主动一方对美能达的合并,现任柯尼卡社长岩居文雄将是未来的董事长和代理社长,美能达社长太田义胜只能次居副社长,为了平衡还委任太田义胜为集团情报机器事业公司社长,专门关注研究日本IT业动向的张妙厅先生告诉记者“合并的核心权利很有可能将逐步流向柯尼卡一方,结果就像惠普合并康柏一样”。不要以为反对合并的仅仅是美能达的员工和柯尼卡的一部分投资者,很多柯尼卡的合作伙伴也不高兴,不过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说罢了。国内柯尼卡连锁性冲印店的老板们就是最好的例证,北京的一位冲印店老板在听到合并的消息后不无担忧的说“柯尼卡要是再去做相机,去做复印机,那更打不过柯达和富士的胶卷和洗印业务了,我们这些仅有的柯尼卡冲洗店早晚要受到影响的”。
另附柯尼卡和美能达3年来财务状况表
柯尼卡 总资产371,167 百亿日元
会计年度 2000.3财年 2001.3财年 2002.3财年
净收入 (百亿日元) 340,472 345,284 339,003
业务利润 (百亿日元) 14,562 17,817 16,327
可重复的业务利润(百亿日元) 10,249 17,175 18,702
净利润 (百亿日元) 4,710 3,653 (29,928)
每股净利润 (日元) 13.17 10.21 (83.69)
股东每股分红 (日元) 10 10 10
美能达 总资产293,311 百亿日元
会计年度 2000.3财年 2001.3财年 2002.3财年
净收入 (百亿日元) 280,841 278,955 272,105
业务利润 (百亿日元) 11,319 8,352 3,088
可重复的业务利润(百亿日元) 7,037 8,223 (1,531)
净利润 (百亿日元) 2,881 2,476 (33,596)
每股净利润 (日元) 10.28 8.84 (119.90)
股东每股分红 (日元) 6 6 -
注:括号中表明的是已有的第三财务季度额度
两个二等巨人的醉翁之意
柯尼卡作为创办于1873年4月的老牌感光企业,在日本是第一家推出彩色胶卷的公司,目前仍在胶卷、相纸等感光材料上占有12%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数码影像的步步逼近,柯尼卡感光部分的生意利润持续走低。而美能达作为老牌单反相机制造商,虽然推出的DiMAGE 7系列数码相机在欧洲频频获奖,但是并不能挽救财务上的捉襟见肘。可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在感光和相机届却是巨人云集,富士、佳能,甚至索尼都无人能及,相比柯尼卡和美能达的规模就要小的多了,这也成为他们能够联手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但是真正造成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感光材料和相机生意,而是出人意料的复印机。
在柯尼卡和美能达的2002年股市说明中都提到了自己的复印机生意,柯尼卡目前在复印机光存取头外销市场上占有接近100%的市场,但是却面临着研究人员不足的问题,与此相反的是美能达虽然拥有众多光学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却在面临业务发展不顺利,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复印机行业目前正在经历由模拟技术向数码技术和由黑白向彩色的过渡,比起竞争激烈的数码相机领域要安全的多,而且购买复印机的往往都是商业用户,利润空间要比作个人用相机大的多,所以这次合并背后真正的利益交换点凸显在以复印机等信息设备和光存储头等的光器件业务上。柯尼卡社长岩居文雄宣称“在信息设备领域,外界将佳能、富士施乐以及理光称之为3强,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力争赶超这3强”,由此不难看出合并的野心所在。
如果合并顺利的话,控股公司将在夏天启动,届时将诞生日本第四大精密设备制造商,按照目前业务量计算的公司年收入将达1.05万亿日元。柯尼卡社长岩居文雄甚至大胆的预测今后3年内营业收入将增加约30%,2005年的目标是营业额达到1兆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12亿5000万元),营业利润达到1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3亿7500万元)。
“我反对”:一位柯尼卡的持股人坚决的说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乐观看待这次合并。尽管柯尼卡和美能达计划通过渐进式的方法实现合并,在4月份先以柯尼卡为控股公司,分解为6个业务分公司,然后在8月再通过互换股权的方式过渡到新的“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之后美能达将作为业务公司纳入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管辖,并且该控股公司将下辖共7个业务公司。届时将与先前实现分公司化的柯尼卡采用不同的业务公司的形态。然后于10月份合并及重组通用业务。最终形成六个分别负责信息设备和光器件业务的分公司和负责两个负责研究开发公司组成。但是这就意味着一系列的大幅裁员,在与柯尼卡和美能达的中国分别员工交流中已经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于合并裁员威胁的担心,已经公布的数字是在2005年之前裁员4000人,Merrill商业情报研究所的Kaye分析说“这个数字还是根据计划性的部门裁减算出来的,实际裁员人数肯定要更多”。美能达的一位中国员工悄悄向记者透露说“我们几周前就听到了合并的消息,真不知道以后如何,好在中国区业务还不错,但愿不要把我裁掉”。
虽然双方合并时明确说“本着相互对等的精神,用交换股份的方式实行全面统一经营合并”,但明眼人都知道是谁合并谁,柯尼卡在截至上个财务年度中总收入达5396亿日元,盈利111亿日元,而美能达公司同期的销售收入为5109亿日元,亏损345亿日元。根据美能达目前的市值和负债计算其合并价值仅1950亿日元(约合16亿美元)。也正是因为美能达目前财务状况不佳,很多柯尼卡的忠实持股人对这项合并持否定态度,甚至在刚刚公布合并之后,柯尼卡的股价曾经小幅下跌。Merrill商业情报研究所的Kaye分析说“柯尼卡的投资者担心美能达会成为包袱,美能达不在4月份以前改进他的资产负债状况,恐怕以后合并会麻烦不断”。为此柯尼卡发言人不得不站出来对大家解释“美能达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低端彩色激光复印机技术已经超过了佳能和惠普,而且他们有柯尼卡需要的相机品牌,财务上的问题会很快解决的”,柯尼卡甚至在1月10日还专门为美国投资者发布了一项公告来解释日本这边的情况。
从未来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的管理层人事安排再一次印证了柯尼卡作为主动一方对美能达的合并,现任柯尼卡社长岩居文雄将是未来的董事长和代理社长,美能达社长太田义胜只能次居副社长,为了平衡还委任太田义胜为集团情报机器事业公司社长,专门关注研究日本IT业动向的张妙厅先生告诉记者“合并的核心权利很有可能将逐步流向柯尼卡一方,结果就像惠普合并康柏一样”。不要以为反对合并的仅仅是美能达的员工和柯尼卡的一部分投资者,很多柯尼卡的合作伙伴也不高兴,不过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说罢了。国内柯尼卡连锁性冲印店的老板们就是最好的例证,北京的一位冲印店老板在听到合并的消息后不无担忧的说“柯尼卡要是再去做相机,去做复印机,那更打不过柯达和富士的胶卷和洗印业务了,我们这些仅有的柯尼卡冲洗店早晚要受到影响的”。
另附柯尼卡和美能达3年来财务状况表
柯尼卡 总资产371,167 百亿日元
会计年度 2000.3财年 2001.3财年 2002.3财年
净收入 (百亿日元) 340,472 345,284 339,003
业务利润 (百亿日元) 14,562 17,817 16,327
可重复的业务利润(百亿日元) 10,249 17,175 18,702
净利润 (百亿日元) 4,710 3,653 (29,928)
每股净利润 (日元) 13.17 10.21 (83.69)
股东每股分红 (日元) 10 10 10
美能达 总资产293,311 百亿日元
会计年度 2000.3财年 2001.3财年 2002.3财年
净收入 (百亿日元) 280,841 278,955 272,105
业务利润 (百亿日元) 11,319 8,352 3,088
可重复的业务利润(百亿日元) 7,037 8,223 (1,531)
净利润 (百亿日元) 2,881 2,476 (33,596)
每股净利润 (日元) 10.28 8.84 (119.90)
股东每股分红 (日元) 6 6 -
注:括号中表明的是已有的第三财务季度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