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主笔:尚进

自从2011年10月27日诺基亚在伦敦发布Lumia系列手机以来,微软已经磨练近一年的Windows Phone,正在从缺少明星机型的状态,逐步走向百花齐放的新路径。即便在2012年初按照Kantar的调查数据显示,Windows Phone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只有2.5%,也不妨碍诺基亚铁了心,在全球范围内从原有的Symbian系统逐步向Windows Phone平台过度,并且始终要求微软优先考虑中国市场的核心本地化需求。

之所以微软要延迟到3月21日才发布开发代号Tango的Windows Phone 7.5系统,实际上侧面是为了最大限度优化Windows Phone的中国本地化体验,尤其是为了满足诺基亚对于低价Windows Phone的开发需求。内部开发代号Tango的版本,本质上与去年11月全球公布的Mango版本,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被微软定义为Windows Phone 7.5,但Tango不仅仅是让语言支持种类从35种跃升到120种,更是让800Mhz处理器和256MB内存的低配置标准也可以流畅的运行Windows Phone系统。

尽管3月28日诺基亚只公布了Lumia710和Lumia800的中国本地版本,但在2月底巴塞罗那MWC上曝光的Lumia610,依旧暗示了Windows Phone试图迎合中低端智能手机的战略布局需求。“为什么苹果在2012年iPhone5都快要来的时候,还会继续销售iPhone 3GS,并且在中国市场裸机定价2999”,HTC中国区总裁任伟光说道:“那是因为高端市场其实已经接近饱和了,2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智能手机市场才是目前真正的焦点,目前Android生态在这个价位上有很多机型选择,而Windows Phone选择的竞争空间,恰恰就是针对Android而来,只有扩大Windows Phone的忠实用户群,才能真正吸引开发者为Windows Phone设计应用,那样才能真正让微软的手机生态健康成长。”

对于微软而言,在手机终端的设计上有诺基亚牵头,三星和HTC辅佐,并且引入中兴和华为的开发成本优势,至少可以与Android手机在设计水平上维持同步。微软更急切于如何推动产业链条围绕Windows Phone转动。MarketPlace作为微软的应用市场,无疑被寄予厚望,即便MarketPlace目前已经上架的近8万个应用,尚且无法在数量上与苹果App应用市场每周2.6万次的应用上架申请相比。但与Android市场的全球混乱状态相比,至少微软提供了一套相对有分成保障的商业机制,正如微软负责开发者生态的Kim Clarke在采访中说的那样,“去年MarketPlace只有不到5万个应用,短短4个月时间应用数量就突破了7万,这种增长速度是非常健康的,更关键在于目前Windows Phone开发工具全球已经下载超过了300万次,在过去三个月时间内中国的下载次数也超过了25万次。越来越多的创新尝试开始在Windows Phone上涌现,而不仅仅是已经在iPhone和Android上出现的大牌应用被移植。”

微信、新浪微博、奇艺、大众点评、百度搜索,越来越多中国本地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布局Windows Phone。但相比iPhone和Android的智能手机终端影响力,Windows Phone依旧稚嫩,正如同Rovio首席执行官Mikael Hed在为《愤怒的小鸟:太空》造势时所表达的那样,Rovio需要从回报率上考虑是否跟进某一个平台。绝对手机终端的数量优势,依旧是Windows Phone暂时的短板。

为此2月初微软已经启动了旨在扶持开发生态的春“Phone”计划,微软技术顾问总监赵立威在采访中针对性的说道:“只要开发者设计三款不同类别Windows Phone应用,或者移植iOS上商店综合排名在1000以内、Android指定商店综合下载超过5万的应用,通过MarketPlace审核后,都将可以获得一部Lumia 800终端。我们不仅仅是希望那些已经涉足移动互联网的程序员来为Windows Phone写应用,更是希望那些一直为个人电脑编码的程序员,有机会尝试Windows Phone的移动互联网开发,因为从技术编码工具的角度,Windows Phone与微软过去Windows环境几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微软和诺基亚还联合发起Be Top计划,旨在强化扶持Windows Phone的重点精品应用,进入Be Top行列的创新团队,除了可以获得微软的免费技术支持和Marketplace应用推广外,还有机会获得额外的3万美元奖励金,每个季度还有机会赢取50万人民币的季度TOP大奖。

专访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

三联生活周刊:Windows Phon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无疑预示着苹果和Google之外,第三个完整生态系统已经初现,尽管Winodws Phone目前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地区也不足5%。作为个人电脑时代的老牌巨头,微软如何看待这场生态系统级别的真正战争。

梁念坚:从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以及搜索和云存储为核心的互联网策略,之所以Windows Phone的引入,被视作第三个完整生态系统的出现,核心就在于只有微软、Google和苹果,拥有了各类信息终端和云计算有效的链接生态,并且在搭建出三种平台之外,还吸引了全球第三方开发者在这些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能量。微软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三屏一云的长期战略,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和电视屏幕,通过互联网上的云空间进行连接。除了微软构筑了这样的信息技术链条外,Google和苹果也有自己的类似技术产品战略。三个生态系统中,苹果是不折不扣的封闭生态,苹果并不采用开放策略,最核心的产品都由苹果自己生产,硬件和软件都是苹果自己生产,与产业界大多数公司无关了,苹果控制了大部分的利润,在苹果生态上的第三方开发者想要获取利益需要面对很多竞争。而Google的Android生态则是太开放了,Google本质上是一家广告公司,过度崇尚免费文化,造成在其生态上的开发者很难收费获利,开放不一定就好。微软在Windows Phone上则是中间路线,核心系统软件平台是封闭的,会提供给硬件制造商和第三方开发者一些API接口,让他们有自己的再创新空间,你们会看到各个品牌的Windows Phone手机,但这些不同的Windows Phone会拥有统一的用户界面,统一的用户使用体验,以及统一的MarketPlace应用商店作为分销平台,微软最大的优势其实在于开发工具,为Windows Phone开发的应用只需要重新编译,就可以移植到微软平板电脑和传统电脑上,这恰恰是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在诺基亚的Lumia和HTC的凯旋之外,微软还计划在中国市场引入多少新款Windows Phone,与Windows Phone的授权系统相比,手机制造商似乎更喜欢开源的Android,因为不需要缴纳软件授权费,并且有很多用户界面的自我定义空间。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梁念坚:Android的系统开源,并不代表具体的手机制造商不需要缴纳专利费。所以对于全球手机制造商而言,那点系统授权费并不是关键,而是对于一个手机系统生态的长期战略态度。Windows Phone被正式引入到中国市场,让微软可以真正施展在各个信息终端和云计算方面的协同优势,除了诺基亚的Lumia和HTC的凯旋,很快还会有三星和中兴的Windows Phone上市。微软不会像苹果那样只扶持一款iPhone,也不会像Android生态那样放任各种手机终端的版本分裂,我们会强调硬件上的速度和体验统一,再同最终手机制造商一起来让Windows Phone多样化。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Windows Phone,很显然微软在巴塞罗那MWC上公布的Windows 8测试版,已经暗示了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的走向,Windows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平板化高潮,而目前的Windows Phone 7.5版本与Windows 8拥有很多关联性,微软如何界定Windows Phone和Windows之间的关系。

梁念坚:早在两年前微软的工程设计团队就在构思,如何创造一套最符合信息流体验的交互界面。超脱于旧有的菜单模式,同时摆脱Widget小工具的边框束缚。这种被命名为Metro UI的界面系统,无疑开启了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体验篇章。

Windows Phone的Metro界面有别于目前各种智能手机的操控界面,色块标准化的菜单按钮,几乎不需要用户自我学习的适应过程。同时这套Metro系统也将出现在年底上市的Windows8中,未来个人电脑上都会出现Metro界面,尤其是平板电脑上,这恰恰是一种微软独有的优势,从手机到平板电脑,再到传统大屏幕个人电脑,甚至智能电视的屏幕,Metro会营造统一的体验优势。


上一篇: 2011年度最佳产品与设计:去光环与情感复制
下一篇:史蒂夫·乔布斯会如何回答

2条评论

  1. 诺基亚现在就靠wm打翻身仗,不然就死定了。

  2. android 应该学习ubuntu

发表评论